名称: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
展览 总面积:280,065平方米
专 业观众数量:201,618人次(169,145人),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专 业观众团427个
参展商数量:2,610家参展商,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
境 外参展 商:300家
专精特新企业:620家
一、核心定义
工业互联网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工业系统的智能化和优化升级。其核心是实物世界的网络化,基于互联网技术重构工业系统的连接、运营与优化,使制造业从过去相对封闭的状态转变为开放互联的新模式。
二、体系架构
工业互联网的体系架构通常分为以下三大核心层级,并延伸至应用生态与标准体系:
网络层:连接物理与数字世界的桥梁,负责实现人、机、物、系统之间的泛在互联与数据高效传输。
平台层:工业智能的核心载体,通过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实现生产优化与决策智能化。
安全层:工业互联网的防护盾,贯穿网络、平台、数据全生命周期,构建“纵深防御”体系。
三、重要意义
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幅提高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辅以新商业模式的运用,将显著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产品质量、响应速度等,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行业升级:基于工业互联网带来的供应链优化、质量控制改善、研发设计协同等效益,将加速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实现中高端产业链的延伸。
创造新型商业模式:工业互联网不仅改造传统工业形态,也将孕育数据驱动的新商业模式,如基于使用而非购买的模式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业互联网下,以数据、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实现设备、产品、流程、服务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部分替代人力从事重复性工作,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加速信息化产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合作,形成新兴的融合产业,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四、应用领域
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领域广泛而深入,涵盖了几乎所有工业制造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智能制造: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个性化的定制生产。
智能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共享和协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库存成本。
智能维护:通过设备监控和数据分析,预测设备的维护需求,实现设备的预防性维护。
智能能源管理:实时监控和分析能源使用情况,帮助企业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
智能产品研发:连接用户和产品研发团队,收集用户反馈和需求,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和优化。
五、发展趋势
深度融入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互联网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典型代表之一,正成为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一图四清单”成基本方法论:以场景化、图谱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具体场景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指导。
工业互联网与工业大模型深度融合:打破传统工业的信息孤岛,为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铺平道路。
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化发展深入:生态培育将成为平台发展和竞争焦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化发展将更加深入。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成工业互联网赋能第二主场,工业互联网可以显著降低中小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的资金成本和技术门槛。
工业数据要素功能释放: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实施,工业数据要素在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将凸显。
工业App深入场景应用规模持续跃升:工业App实现从“大而全”到“小而美”的转变,深入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周转、日常运维、经营管理等各个维度。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工业的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为工业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