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钉拉力试验,高强螺栓拉力实验

螺钉拉力试验,高强螺栓拉力实验

发布商家
安徽万博检验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人
黄九清(先生)
电话
13083509927
手机
13345507250
价格
¥100.00/件

螺钉拉力试验是评估螺钉在轴向拉力作用下力学性能的关键检测方法,核心目的是验证螺钉是否满足设计、标准或应用场景对强度、可靠性的要求,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及医疗植入等领域。

 一、试验核心目的与评估参数 通过施加轴向拉力至螺钉失效(断裂、螺纹滑扣等),主要评估以下关键参数: 评估参数 定义与意义 抗拉强度(σb) 螺钉断裂前能承受的最大轴向应力(= 最大拉力 / 螺钉有效截面积),反映材料极限强度。 屈服强度(σs) 螺钉从 “弹性变形” 进入 “塑性变形” 的临界应力(部分材料需测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Rp0.2”),反映材料抗yongjiu变形能力。 伸长率(δ) 螺钉断裂后,标距段的伸长量与原标距的百分比,反映材料塑性(避免脆性断裂)。 断面收缩率(ψ) 螺钉断裂后,断口面积与原截面积的百分比,辅助评估塑性。 失效模式 记录螺钉失效形式(如杆部断裂、螺纹脱扣、头部与杆部分离),判断失效是否符合设计预期(如优先杆部断裂而非螺纹失效)。

 二、适用标准(行业通用规范) 不同国家 / 行业对螺钉拉力试验的流程、试样要求、数据处理有明确标准,需根据螺钉类型(如机用螺钉、自攻螺钉、医疗植入螺钉)选择对应标准: guojibiaozhun(ISO): ISO 898-1(碳钢和合金钢螺钉)、ISO 3506(不锈钢螺钉)、ISO 13953(自攻螺钉)。 国家标准(GB): GB/T 3098.1(碳钢 / 合金钢螺钉力学性能)、GB/T 3098.6(不锈钢螺钉)、GB/T 5280(自攻螺钉拉力试验)。 美国标准(ASTM): ASTM F606(机械紧固件拉力试验方法)、ASTM F136(钛合金植入螺钉标准)。 医疗行业特殊标准: ISO 14604(骨科植入螺钉力学测试)、GB/T 13016(外科植入物螺钉试验方法)。

 三、试验原理 螺钉拉力试验基于材料力学的轴向拉伸原理:通过wanneng试验机对螺钉施加缓慢、均匀的轴向拉力(避免冲击载荷),实时记录 “拉力 - 位移” 曲线,结合螺钉的几何参数(如有效截面积、标距长度),计算力学性能参数,并观察失效过程。 关键逻辑:螺钉在拉力作用下,先发生弹性变形(卸载后恢复原状),当拉力超过屈服强度后进入塑性变形(卸载后留yongjiu变形),继续加载至极限拉力后断裂或失效。 

四、试验设备与试样要求

 1. 核心设备 wanneng材料试验机:需满足拉力范围(如 10kN~1000kN,根据螺钉规格选择),具备力值、位移精准采集功能(精度需符合标准要求,如力值误差≤±1%),支持恒定加载速率(如 1~5mm/min)。 专用夹具:根据螺钉头部类型(内六角、十字槽、沉头、盘头)选择适配夹具,确保螺钉同轴受力(避免 “偏心加载” 导致结果偏差)。常见夹具包括: 头部夹持夹具:固定螺钉头部,避免打滑或压伤。 螺纹夹持夹具:若螺钉带螺纹,可通过 “螺纹套” 固定螺杆端,保证拉力沿轴线传递。 测量工具: 游标卡尺 / 千分尺(测量螺钉直径、标距长度,精度≥0.01mm)、引伸计(精准测量螺钉标距段的微小变形,用于计算屈服强度)。

 2. 试样要求 数量:通常每组试验需 3~5 个螺钉(避免单个试样的偶然误差,取平均值)。 状态:试样需无表面缺陷(如裂纹、锈蚀、加工毛刺),若为成品螺钉,需保留原始螺纹和头部结构(除非标准要求截取杆部)。 预处理:根据标准要求进行预处理(如医疗螺钉需模拟体内环境浸泡,高温环境用螺钉需先进行高温时效)。 

五、试验步骤(以 GB/T 3098.1 为例) 试样准备与测量 用卡尺测量螺钉的公称直径 d(或有效直径 de,螺纹件需按标准计算有效截面积 Ae),标记标距段(若需测伸长率,标距长度 L0 通常为 5d 或 10d)。 检查试样表面:无裂纹、变形等缺陷,否则剔除。 设备校准与调试 校准wanneng试验机的力值传感器、引伸计(需符合计量要求,校准周期≤1 年)。 设置加载参数:加载速率(如弹性阶段 5~10MPa/s,塑性阶段 1~5mm/min)、数据采集频率(≥10Hz,确保捕捉屈服点)。 试样装夹 将螺钉头部固定在试验机上夹具,螺杆端固定在下夹具,确保螺钉轴线与拉力方向完全同轴(偏心量≤0.5%,否则会导致测试值偏低)。 若使用引伸计,将其安装在标距段两端,确保与螺钉贴合且无额外力。 施加拉力与数据记录 启动试验机,缓慢施加拉力,实时记录 “拉力 - 位移”“拉力 - 时间” 曲线。 观察试验过程:当曲线出现 “平台段”(屈服阶段)时,记录屈服力 Fs;继续加载至螺钉断裂,记录最大拉力 Fb。 若螺钉未断裂但发生螺纹滑扣(无法继续承载),则记录滑扣时的最大拉力(此时抗拉强度按滑扣力计算)。 试验后处理 卸载后取下试样,观察失效模式(记录断裂位置:杆部、螺纹、头部与杆部结合处)。 测量断裂后标距段的实际长度 L1,计算伸长率 δ = [(L1 - L0)/L0]×****;测量断口面积 A1,计算断面收缩率 ψ = [(A0 - A1)/A0]×****(A0 为原截面积)。 结果计算与判定 计算关键参数: 抗拉强度 σb = Fb / Ae; 屈服强度 σs = Fs / Ae(或 Rp0.2 = Fp0.2 / Ae,规定非比例延伸率 0.2% 时的力)。 判定合格性:将计算值与标准要求(如 GB/T 3098.1 中 8.8 级螺钉 σb≥800MPa,σs≥640MPa)对比,确认失效模式是否符合预期(如不允许螺纹滑扣优先于杆部断裂)。 

六、常见失效模式与分析 试验后需重点关注螺钉的失效形式,不同失效模式对应不同问题: 失效模式 可能原因分析 

螺钉杆部(非螺纹段)断裂 正常失效模式,说明杆部强度符合设计(优先保护螺纹连接,避免螺纹失效后难以拆卸)。

2. 螺纹段断裂 / 滑扣 螺纹加工精度不足(如牙型偏差、螺距误差)、螺纹热处理硬度不够、有效截面积计算错误。 

3. 头部与杆部结合处断裂 头部锻造工艺缺陷(如夹杂、缩孔)、过渡圆角过小(应力集中)、热处理不均匀。 

4. 头部变形 / 压溃 头部材料塑性不足(如淬火后未回火)、夹具压力过大或装夹偏心。 

七、试验注意事项 避免偏心加载:偏心是导致测试结果偏差的主要原因(可能使抗拉强度偏低 10%~20%),装夹时需用百分表校正螺钉同轴度。 控制加载速率:加载过快会导致 “动态效应”,使测得的强度值偏高(尤其脆性材料);过慢则会延长试验时间,需严格按标准规定速率加载。 有效截面积计算:螺纹件的 “有效截面积 Ae” 需按标准公式计算(如 ISO 898-1 中 Ae = π×(d2)²/4,d2 为螺纹中径),不可直接用公称直径计算(会导致误差)。 试样代表性:若螺钉为批量生产,需随机抽样(按 GB/T 2828 抽样标准),避免仅测试 “合格样” 导致结果失真。 

八、典型应用场景 机械制造:验证电机、齿轮箱中连接螺钉的抗拉强度,避免振动导致螺钉断裂。 建筑行业:检测幕墙、钢结构用自攻螺钉的抗拔力,确保抗风载、地震能力。 汽车工业:测试发动机缸体、底盘螺钉的屈服强度,防止高温、高压下发生塑性变形。 医疗植入:评估骨科螺钉(如髋关节、脊柱螺钉)的抗拉性能,确保植入后能承受人体载荷(需模拟体液环境测试)。

 ***螺钉拉力试验是保障螺钉连接安全性、可靠性的核心手段,其结果直接

指导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及质量管控,需严格遵循对应行业标准执行,避免因测试不规范导致工程事故



高强螺栓拉力实验是评估高强螺栓抗拉承载能力、力学性能稳定性及材料可靠性的核心力学实验,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风电、轨道交通等领域,是确保螺栓连接结构安全的关键检测环节。其核心目的是验证螺栓是否满足设计标准对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等指标的要求。

 一、实验核心依据:标准规范 不同国家 / 行业对高强螺栓拉力实验的要求不同,需优先遵循项目指定规范,常见标准如下: 标准体系 核心标准号 适用范围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uojibiaozhun ISO 898-1:2013 全球通用,侧重通用机械领域 美国材料协会 ASTM A325/A325M-21 建筑钢结构用高强螺栓 美国材料协会 ASTM A490/A490M-21 高强度合金钢结构螺栓 

二、实验关键要素:试样与设备 1. 实验试样要求 试样需能代表批量螺栓的真实质量,需满足以下条件: 取样原则:从同一批次(同材质、同热处理工艺、同规格)螺栓中随机抽取,通常每组至少 3 根(GB/T 3098.1 要求)。 试样状态: 保留原始螺纹(除非标准特殊要求),螺纹表面无损伤、无锈蚀、无涂层剥落(如需测试涂层影响,需单独说明); 螺栓长度需满足夹具夹持要求(通常杆部长度需超出夹具 1.5 倍直径以上,避免夹持处断裂)。 规格一致性:试样规格(直径 d、公称长度 L、螺纹精度)需完全一致,避免因尺寸差异影响结果。 2. 实验设备要求 设备精度直接决定实验数据的有效性,核心设备及要求如下: 设备名称 核心要求 电子拉力试验机 - 量程:需覆盖试样预估最大拉力(通常取预估拉力的 1.2-2 倍,避免过载或量程过大导致精度不足); - 精度等级:不低于 1 级(力值误差≤±1%); - 加载速率:可精准控制(按标准要求,通常为 5-50MPa/s,避免速率过快导致强度偏高)。 专用夹具 - 夹持方式:需与螺栓头部 / 尾部匹配(如六角头用 V 型夹具、圆柱头用平口夹具),避免夹持打滑; - 对中性:夹具轴线与试验机加载轴线同轴度误差≤0.5%,防止偏心加载导致结果失真。 测量工具 - 引伸计:用于测量螺栓杆部的延伸变形(精度等级不低于 0.5 级),计算延伸率; - 游标卡尺 / 千分尺:测量螺栓直径、标距长度(精度≤0.01mm)。

 三、实验操作流程: step-by-step 

实验前准备 设备校准:确认拉力试验机、引伸计已在检定有效期内(通常每年 1 次强制检定),并进行空载试运行,确保加载平稳、数据显示正常。 试样测量: 测量螺栓公称直径 d(取杆部 3 个不同截面的平均值); 标记杆部标距长度 L₀(通常取 5d 或 10d,需在实验报告中注明); 记录试样编号、规格、批次、热处理状态等信息。 环境控制:实验环境温度保持在(23±5)℃,湿度≤80%,避免温度过高 / 过低影响材料力学性能(如低温会使螺栓脆性增加)。

2. 试样安装与加载 装夹试样:将螺栓两端分别装入试验机上下夹具,确保试样轴线与加载轴线对齐,夹紧力适中(避免夹伤螺纹或导致试样变形)。 预加载:以较低速率(≤10MPa/s)施加小载荷(约为预估屈服载荷的 10%),消除试样与夹具的间隙,确认引伸计安装牢固、数据正常。 正式加载: 屈服阶段:按标准速率加载,实时记录力值与变形量,直至力值出现平台(屈服点)或达到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如 Rp0.2,即塑性变形为 0.2% 时的强度); 强化阶段:继续加载至试样断裂,记录最大拉力值(抗拉强度对应的力值); 加载过程中需观察试样变形情况(如是否出现颈缩、断裂位置是否在杆部)。

 3. 实验后处理 数据记录:记录屈服力 Fₛ、最大拉力 Fᵦ、标距段最终长度 L₁、断口处最小直径 d₁。 断口分析:观察断口形貌,正常断口应为韧性断口(暗灰色、有纤维状纹理);若为脆性断口(亮白色、平整),需排查材料缺陷或实验误差。 试样清理:清理夹具与试验机,准备下一组实验。 

四、实验结果评定:关键指标与合格标准 实验结果需计算 4 个核心指标,并与标准要求对比,判断是否合格:

 1. 核心指标计算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含义说明 屈服强度 Rₛ Rₛ = Fₛ / A₀ (A₀=πd²/4,d 为公称直径) 螺栓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反映抗屈服能力 抗拉强度 Rₙₙ Rₙₙ = Fᵦ / A₀ 螺栓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反映极限承载能力 断后延伸率 A A = [(L₁ - L₀)/L₀] × **** 螺栓断裂后的塑性变形能力,延伸率越高,韧性越好 断面收缩率 Z Z = [(A₀ - A₁)/A₀] × **** (A₁=πd₁²/4) 螺栓断口处的截面收缩程度,同样反映材料韧性 

2. 合格判定标准(以 GB/T 3098.1 为例) 不同强度等级的高强螺栓,指标要求差异显著,常见等级要求如下: 螺栓强度等级 屈服强度 Rₛ (min) 抗拉强度 Rₙₙ (min) 断后延伸率 A (min) 断面收缩率 Z (min) 8.8 级 640 MPa 800 MPa 12% 45% 10.9 级 900 MPa 1040 MPa 9% 42% 12.9 级 1080 MPa 1200 MPa 8% 40% 3. 失效形式判定 若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结果无效或判定不合格: 断裂位置在夹具夹持处(而非杆部或螺纹过渡段),可能因夹持偏心或夹具损伤导致; 延伸率 / 断面收缩率低于标准要求,说明材料韧性不足; 抗拉强度 / 屈服强度低于标准要求,说明材料强度不达标(需排查热处理工艺或材质问题)。 

五、实验注意事项 加载对中性:偏心加载会导致实验值偏高(局部应力集中)或偏低(弯曲应力抵消拉力),需确保夹具同轴度。 加载速率:速率过快会使材料 “来不及” 塑性变形,导致抗拉强度偏高;速率过慢则会延长实验时间,需严格按标准控制(如 GB/T 3098.1 要求,屈服前速率 5-30MPa/s,屈服后可适当加快)。 引伸计安装:引伸计需紧贴试样杆部,避免松动导致变形测量误差;标距段需避开螺纹和头部过渡区,确保测量的是纯杆部变形。 数据重复性:同一批次试样的实验结果偏差应≤5%,若偏差过大(如某根螺栓强度明显偏低),需重新取样实验,排查是否存在试样缺陷。 

六、实验报告要求 完整的实验报告需包含以下信息,确保可追溯性: 实验基本信息:报告编号、实验日期、环境温度 / 湿度、操作人员; 试样信息:螺栓规格、强度等级、材质(如 40Cr)、批次号、热处理工艺; 设备信息:拉力试验机型号、检定证书编号、引伸计型号; 实验数据:原始测量值(d、L₀、Fₛ、Fᵦ、L₁、d₁)、计算结果(Rₛ、Rₙₙ、A、Z); 判定结果:是否符合某标准(如 GB/T 3098.1-2010 8.8 级)要求、不合格项说明; 附件:断口照片、设备校准证书复印件。

 通过严格执行高强螺栓拉力实验,可有效排查螺栓材料缺陷、热处理工艺问题,确保螺栓在实际应用中能承受设计载荷,避免因螺栓失效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




二、实验关键要素:试样与设备 1. 实验试样要求 试样需能代表批量螺栓的真实质量,需满足以下条件: 取样原则:从同一批次(同材质、同热处理工艺、同规格)螺栓中随机抽取,通常每组至少 3 根(GB/T 3098.1 要求)。 试样状态: 保留原始螺纹(除非标准特殊要求),螺纹表面无损伤、无锈蚀、无涂层剥落(如需测试涂层影响,需单独说明); 螺栓长度需满足夹具夹持要求(通常杆部长度需超出夹具 1.5 倍直径以上,避免夹持处断裂)。 规格一致性:试样规格(直径 d、公称长度 L、螺纹精度)需完全一致,避免因尺寸差异影响结果。 2. 实验设备要求 设备精度直接决定实验数据的有效性,核心设备及要求如下: 设备名称 核心要求 电子拉力试验机 - 量程:需覆盖试样预估最大拉力(通常取预估拉力的 1.2-2 倍,避免过载或量程过大导致精度不足); - 精度等级:不低于 1 级(力值误差≤±1%); - 加载速率:可精准控制(按标准要求,通常为 5-50MPa/s,避免速率过快导致强度偏高)。 专用夹具 - 夹持方式:需与螺栓头部 / 尾部匹配(如六角头用 V 型夹具、圆柱头用平口夹具),避免夹持打滑; - 对中性:夹具轴线与试验机加载轴线同轴度误差≤0.5%,防止偏心加载导致结果失真。 测量工具 - 引伸计:用于测量螺栓杆部的延伸变形(精度等级不低于 0.5 级),计算延伸率; - 游标卡尺 / 千分尺:测量螺栓直径、标距长度(精度≤0.01mm)。 

三、实验操作流程: step-by-step 

2. 试样安装与加载 装夹试样:将螺栓两端分别装入试验机上下夹具,确保试样轴线与加载轴线对齐,夹紧力适中(避免夹伤螺纹或导致试样变形)。 预加载:以较低速率(≤10MPa/s)施加小载荷(约为预估屈服载荷的 10%),消除试样与夹具的间隙,确认引伸计安装牢固、数据正常。 正式加载: 屈服阶段:按标准速率加载,实时记录力值与变形量,直至力值出现平台(屈服点)或达到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如 Rp0.2,即塑性变形为 0.2% 时的强度); 强化阶段:继续加载至试样断裂,记录最大拉力值(抗拉强度对应的力值); 加载过程中需观察试样变形情况(如是否出现颈缩、断裂位置是否在杆部)。 

3. 实验后处理 数据记录:记录屈服力 Fₛ、最大拉力 Fᵦ、标距段最终长度 L₁、断口处最小直径 d₁。 断口分析:观察断口形貌,正常断口应为韧性断口(暗灰色、有纤维状纹理);若为脆性断口(亮白色、平整),需排查材料缺陷或实验误差。 试样清理:清理夹具与试验机,准备下一组实验。

 四、实验结果评定:关键指标与合格标准 实验结果需计算 4 个核心指标,并与标准要求对比,判断是否合格: 

核心指标计算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含义说明 屈服强度 Rₛ Rₛ = Fₛ / A₀ (A₀=πd²/4,d 为公称直径) 螺栓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反映抗屈服能力 抗拉强度 Rₙₙ Rₙₙ = Fᵦ / A₀ 螺栓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反映极限承载能力 断后延伸率 A A = [(L₁ - L₀)/L₀] × **** 螺栓断裂后的塑性变形能力,延伸率越高,韧性越好 断面收缩率 Z Z = [(A₀ - A₁)/A₀] × **** (A₁=πd₁²/4) 螺栓断口处的截面收缩程度,同样反映材料韧性

2. 合格判定标准(以 GB/T 3098.1 为例) 不同强度等级的高强螺栓,指标要求差异显著,常见等级要求如下: 螺栓强度等级 屈服强度 Rₛ (min) 抗拉强度 Rₙₙ (min) 断后延伸率 A (min) 断面收缩率 Z (min) 8.8 级 640 MPa 800 MPa 12% 45% 10.9 级 900 MPa 1040 MPa 9% 42% 12.9 级 1080 MPa 1200 MPa 8% 40% 3. 失效形式判定 若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结果无效或判定不合格: 断裂位置在夹具夹持处(而非杆部或螺纹过渡段),可能因夹持偏心或夹具损伤导致; 延伸率 / 断面收缩率低于标准要求,说明材料韧性不足; 抗拉强度 / 屈服强度低于标准要求,说明材料强度不达标(需排查热处理工艺或材质问题)。 

五、实验注意事项 加载对中性:偏心加载会导致实验值偏高(局部应力集中)或偏低(弯曲应力抵消拉力),需确保夹具同轴度。 加载速率:速率过快会使材料 “来不及” 塑性变形,导致抗拉强度偏高;速率过慢则会延长实验时间,需严格按标准控制(如 GB/T 3098.1 要求,屈服前速率 5-30MPa/s,屈服后可适当加快)。 引伸计安装:引伸计需紧贴试样杆部,避免松动导致变形测量误差;标距段需避开螺纹和头部过渡区,确保测量的是纯杆部变形。 数据重复性:同一批次试样的实验结果偏差应≤5%,若偏差过大(如某根螺栓强度明显偏低),需重新取样实验,排查是否存在试样缺陷。

 六、实验报告要求 完整的实验报告需包含以下信息,确保可追溯性: 实验基本信息:报告编号、实验日期、环境温度 / 湿度、操作人员; 试样信息:螺栓规格、强度等级、材质(如 40Cr)、批次号、热处理工艺; 设备信息:拉力试验机型号、检定证书编号、引伸计型号; 实验数据:原始测量值(d、L₀、Fₛ、Fᵦ、L₁、d₁)、计算结果(Rₛ、Rₙₙ、A、Z); 判定结果:是否符合某标准(如 GB/T 3098.1-2010 8.8 级)要求、不合格项说明; 附件:断口照片、设备校准证书复印件。 通过严格执行高强螺栓拉力实验,可有效排查螺栓材料缺陷、热处理工艺问题,确保螺栓在实际应用中能承受设计载荷,避免因螺栓失效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

人气
32
发布时间
2025-09-05 10:16
所属行业
材料检测与分析
编号
41703652
我公司的其他供应信息
相关拉力试验产品
拨打电话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