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剂配方还原是通过化学分析手段确定稀释剂中各成分的种类和比例。以下是一些常见稀释剂的配方及配方还原的相关内容: 常见稀释剂配方 硝基漆稀释剂:乙酸丁酯 20 份、乙酸乙酯 20 份、丁醇 16 份、甲苯 44 份。 聚氨酯漆稀释剂:二甲苯(无水)70%、环己酮(无水)20%、乙酸丁酯(无水)10%。 无苯稀释剂:脂肪烃 40%-60%(为 200# 溶剂汽油和沸点小于 100℃的直馏汽油,比例为 1:(4-6.5)),脂肪醇 15%-20%(为丁醇和乙醇,比例为 1:(2-3)),有机酸酯 25%-40%(为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比例为 1:(3-6)),脂肪酮 3%-6%(为丙酮)。 配方还原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C-MS)是常用的方法,它能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并通过对比标准谱图库鉴定出其中的各个组分,从而确定每种溶剂的种类和含量。还可以使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等技术,帮助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官能团,辅助配方还原。 专业机构检测:中科溯源检测、拉姆检测等专业机构提供油漆稀释剂配方分析、PU 稀释剂配方检测、硝基漆稀释剂配方还原等服务,他们通过谱图解析对未知成分进行分析,运用多元分析手段,为化工行业产品提供成分分析、失效分析、对比分析、异物分析等服务。
抛光液配方还原是指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抛光液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还原其原始配方。以下是抛光液配方还原的一般步骤和相关内容: 样品前处理:对抛光液样品进行分离和纯化处理,以便后续分析。例如,通过过滤、离心等方法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和不溶性颗粒,或者通过蒸馏、萃取等方法分离出不同的成分。 物理表征测试:利用油浴、水分测定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设备和方法,了解抛光液的基本物理性质,如水分含量、颗粒大小和分布、密度、黏度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初步判断抛光液的组成和配方特点。 成分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FTIR):通过红外光谱仪对抛光液进行扫描,每种化学物质都有独特的红外吸收光谱,根据光谱图可以确定抛光液中某些特定化学基团的存在,进而推断出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 气质联用分析(GC-MS):适用于分析抛光液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过将样品汽化后进入气相色谱进行分离,再用质谱仪进行鉴定,确定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其他分析方法:还可以采用液相色谱分析(HPLC)、X 射线衍射分析(XRD)、能量色散 X 射线光谱分析(EDX)等方法,对抛光液中的无机成分、高分子成分等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其成分组成。 配方还原: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确定抛光液中各成分的种类和大致含量,从而还原出抛光液的配方。一些专业的分析机构还可以通过与数据库中的标准配方进行比对,以及进行大量的实验验证,来提高配方还原的准确性。 不同类型的抛光液成分差异较大,如不锈钢抛光液通常含有、硝酸、磷酸等酸类物质,以及缓蚀剂、光亮剂等助剂。汽车抛光液主要由水、氧化铝、氧化铁等抛光粉,以及黏合剂、防氧化剂、乳化剂等组成。单晶硅抛光液则包括氧化铈和氧化硅等磨粒、还原剂、分散剂、增稠剂、pH 调节剂和去离子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