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用助留剂丙烯酰胺含量标准要求及检测机构

造纸用助留剂丙烯酰胺含量标准要求及检测机构

发布商家
广东杰信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联系人
邹工(先生)
职位
销售工程师
电话
13760668881
手机
13760668881
微信
13760668881
报告用途
质量控制、销售
检测范围
纸用化学品
检测标准
团体标准 T/CNFIA 247-202
【行业新规】纸类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新标实施!丙烯酰胺检测有了明确依据

2025年8月20日,由食品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多家**机构联合起草的《纸类食品接触材料用造纸化学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T/CNFIA 247-2025)正式发布并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为纸类食品接触材料领域的安全检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引发食品包装行业和第三方检测市场的广泛关注。


标准出台背景:聚焦食品接触安全,筑牢健康防线
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健康,而纸类材料作为食品包装的常用载体,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造纸化学品(如干强剂、施胶剂、絮凝剂等)可能残留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种具有潜在健康风险的化学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对造成危害。

此前,行业内针对造纸化学品中丙烯酰胺的检测缺乏统一标准,不同检测机构采用的方法各异,导致检测结果可比性差、数据可信度不足,给企业质量管控和市场监管带来诸多难题。在此背景下,T/CNFIA 247-2025标准的发布填补了行业空白,为丙烯酰胺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标准核心内容:覆盖多类化学品,检测流程全规范
1. 适用范围广泛,覆盖主流造纸化学品
标准明确适用于干强剂、纤维增强剂、纤维改性剂、助留剂、助滤剂、施胶剂、絮凝剂、胶乳等各类纸类食品接触材料用造纸化学品,基本涵盖了造纸过程中常用的化学助剂,满足企业多样化的检测需求。


2. 检测原理与技术细节清晰
采用液相色谱法作为核心检测手段,通过“样品溶解/提取→沉淀净化→离心过滤→色谱分析”的流程实现丙烯酰胺的定量测定。具体包括:
- 样品前处理:根据化学品类型(水溶性液体、非水溶性液体、固体颗粒等)制定差异化处理方案,如水溶性样品用水溶解后经沉淀,非水溶性样品用超声提取,确保目标物充分分离。
- 色谱条件:采用离子排斥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3.6mmol/L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25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198nm,保证丙烯酰胺的分离与定量。
- 定量方法:采用峰面积外标法,通过0.2mg/L~10mg/L的标准工作曲线实现定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性能指标明确,保障检测可靠性
标准对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作出明确规定:


要求在重复性条件下,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差值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确保检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标准发布意义:规范行业发展,护航食品安全
1. 统一检测标准,提升数据公信力:标准的实施结束了丙烯酰胺检测方法“各自为战”的局面,使不同机构的检测结果具备可比性,为企业质量控制、市场监管和产品进出口提供可靠依据。
2. 强化风险管控,保障消费者健康:通过测定造纸化学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帮助企业及时排查原料隐患,从源头降低食品包装的安全风险,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3. 推动行业升级,助力合规生产:标准为造纸化学品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质量控制指标,倒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选用低残留原料,推动食品接触材料行业向更安全、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第三方检测服务:专业赋能企业合规升级
作为深耕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领域的第三方机构,我们已升级检测能力,可依据T/CNFIA 247-2025标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
- 全品类覆盖:针对干强剂、施胶剂、絮凝剂等各类造纸化学品,提供定制化检测方案。
- 检测:配备液相色谱仪(带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超声波发生器等先进设备,严格遵循标准流程,确保检测结果可靠。
- 合规服务:结合标准要求为企业提供检测报告解读、质量风险评估及合规建议,助力企业快速满足标准要求,规避市场风险。


热搜关键词:食品接触材料检测、丙烯酰胺检测标准、造纸化学品安全检测、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包装安全新规、T/CNFIA 247-2025解读


有相关的检测需求,可以联系我们,获取专业检测服务,让产品合规更安心! 
联系人:邹工

——————————————————————————————————————————————

造纸用助留剂丙烯酰胺含量标准要求及检测机构






















相关资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丙烯酰胺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团体标准 T/CNFIA 247-2025 的实施也将推动检测技术的更新换代,为行业提供更先进、更的检测手段。目前,除了液相色谱法外,丙烯酰胺检测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方法,如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法(LC-MS/MS)、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法(GC-MS/MS)、免疫检测法等。其中,LC-MS/MS 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能够检测出更低浓度的丙烯酰胺,还能对丙烯酰胺进行定性确认,避免假阳性结果,适用于痕量丙烯酰胺检测和仲裁检测;GC-MS/MS 法需要对丙烯酰胺进行衍生化处理,操作相对复杂,但检测灵敏度也较高,适用于某些特定基质样品的检测;免疫检测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等优势,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和大批量样品筛查。这些新兴检测技术的出现,为丙烯酰胺检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团体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了技术支撑。未来,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应用,我国丙烯酰胺检测水平将提高,为纸类食品接触材料行业的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食品包装行业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纸类食品接触材料作为主流包装形式之一,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纸类食品包装市场年增长率保持在 10% 以上,涉及的生产企业数量众多,涵盖了从造纸化学品生产、纸张制造到食品包装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丙烯酰胺含量检测标准,不同企业采用的检测方法各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难以保证,这不仅导致市场上纸类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也给监管部门的质量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部分企业为追求成本优势,可能使用丙烯酰胺含量超标的造纸化学品,进而引发食品安全风险。加快制定并实施统一的丙烯酰胺含量测定标准,规范行业生产和检测行为,成为解决当前行业痛点、推动纸类食品接触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而团体标准 T/CNFIA 247-2025 的发布,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应运而生。




第三方检测机构作为团体标准 T/CNFIA 247-2025 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承担着为企业提供专业检测服务、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职责,其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直接影响标准的实施效果。为满足团体标准的检测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需加强实验室建设,配备符合标准要求的液相色谱仪、样品前处理设备等,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人员配置方面,检测机构需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检测人员,这些人员不仅要熟悉液相色谱法的操作原理和操作流程,还要了解造纸化学品的特性和纸类食品接触材料的生产工艺,能够准确判断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第三方检测机构还需积极参与行业内的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通过与其他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比对,发现自身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升检测能力。检测机构还需加强与企业和监管部门的沟通交流,及时反馈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为监管部门制定监管政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这些措施,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为团体标准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推动纸类食品接触材料行业的质量安全提升。

人气
4
发布时间
2025-10-09 13:21
所属行业
检测认证
编号
41725760
我公司的其他供应信息
相关丙烯酰胺产品
拨打电话
微信咨询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