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 Web3 跨链项目聚焦 “东南亚市场”,通过精准的平台适配、本地化内容与 KOL 协作,上线 3 个月海外用户突破 10 万,核心宣发策略如下:
1. 平台与内容适配核心平台:以 (主阵地)+Twitter(辅助)为主, 开通印尼语、越南语、英语三个频道,每个频道由当地母语管理员负责;针对东南亚用户 “手机端使用为主” 的特点,优化 频道界面,将 “跨链教程”“活动入口” 置顶,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核心信息;
本地化内容:制作 “东南亚语言操作教程”(如印尼语的 “跨链转账步骤” 短视频、越南语的 “Gas 费节省技巧” 图文),教程中用 “东南亚常见场景” 举例(如 “用跨链功能转移游戏代币,购买菲律宾热门链游道具”),让用户更易理解;在 发起 “邀请 3 个好友进群,领 5 美元跨链手续费补贴” 的活动,设置 “好友完成首次跨链” 才算有效邀请,避免 “刷邀请” 行为;
合规审查:所有内容避免 “承诺收益”,用 “跨链手续费比行业低 50%,转移 100 美元资产仅需 0.5 美元手续费” 替代 “使用我们的平台能赚钱”;在 Twitter 公开 “智能合约审计报告”(由 CertiK 出具)和 “东南亚地区合规备案文件”,提升用户信任。
2. KOL 协作策略KOL 筛选:拒绝 “头部 KOL”,选择 “东南亚本地中腰部 KOL”—— 如印尼的 “Crypto Indonesia”(粉丝 8 万,以普通用户为主,擅长用方言讲解 Web3 知识)、越南的 “Web3 Viet”(粉丝 5 万,聚焦东南亚链游与 DeFi 场景),这类 KOL 粉丝匹配度高,合作费用仅为头部 KOL 的 1/5(单条内容合作费用 3000-5000 美元);
合作模式:采用 “内容共创 + 效果付费” 结合 ——KOL 先发布 “跨链教程” 免费内容,吸引用户关注;后续发布 “专属邀请链接”,用户通过链接注册并完成首次跨链,KOL 可获得 3 美元 / 人的佣金,设置 “月度奖励”,邀请量 TOP3 的 KOL 额外获得 1 万美元奖金,激励 KOL 持续推广;
效果追踪:通过专属邀请链接追踪数据,最终合作的 5 个 KOL 累计带来 3.2 万注册用户,7 天留存率 35%(高于行业平均的 25%),人均跨链次数 1.8 次,用户质量远超预期。
3. 风险管控与舆情应对合规提前布局:上线前与新加坡律所合作,完成 “东南亚数字支付服务备案”,确保跨链业务符合当地监管;所有宣发内容先经法务团队审核,避免 “违规承诺”;
舆情监控:用 Brand24 监控 “项目名称 + 印尼语 / 越南语负面关键词”(如 “scam”“penipuan”),发现 1 次 “用户质疑跨链到账延迟” 的轻微负面,社群管理员 1 小时内回复 “因 BSC 链 Gas 费波动,本次到账延迟 15 分钟,已为您补偿 2 美元手续费,可在钱包查看”,用户满意度达 90%;
应急响应:曾出现 “KOL 误传空投规则” 的小危机 —— 某 KOL 称 “所有用户均可领空投”,实际仅邀请 3 人以上用户可领,导致部分用户不满。项目方 2 小时内发布 “空投规则澄清公告”,联系 KOL 删除错误内容并重新发布正确规则,额外为受影响用户发放 “5 美元跨链优惠券”,快速平息负面情绪。
该项目的成功证明,海外宣发无需 “砸钱找头部”,关键在于 “平台选对、内容本地化、KOL 精准匹配”,通过精细化运营,中小项目也能在海外市场实现快速突破。
六、Web3 项目海外宣发的核心 ——“精准适配、本地共鸣、风险可控”Web3 项目海外宣发不是 “全球化口号”,而是 “本地化落地” 的细节工程。关键在于三点:
精准适配:按目标市场的用户偏好选择平台,避免 “一刀切”;围绕用户痛点设计内容,用 “本地化语言” 替代 “技术术语”,让用户看懂价值;
本地共鸣:尊重目标市场的文化习俗,避免禁忌;结合当地热点设计活动,让内容与用户生活场景关联,引发情感共鸣;
风险可控:所有宣发内容先过合规关,避免触碰监管红线;实时监控舆情,提前制定应急预案,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危机。
对 Web3 项目而言,海外市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随着全球 Web3 用户基数增长,谁能做好 “本地化宣发”,谁就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先机。未来,海外宣发将更注重 “精细化运营” 与 “用户共创”—— 通过社群收集用户需求,让用户参与内容创作,形成 “项目与用户共同成长” 的海外生态,这才是长期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