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由食品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多家**机构联合起草的《纸类食品接触材料用造纸化学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T/CNFIA 247-2025)正式发布并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为纸类食品接触材料领域的安全检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引发食品包装行业和第三方检测市场的广泛关注。
标准出台背景:聚焦食品接触安全,筑牢健康防线
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健康,而纸类材料作为食品包装的常用载体,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造纸化学品(如干强剂、施胶剂、絮凝剂等)可能残留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种具有潜在健康风险的化学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对造成危害。
此前,行业内针对造纸化学品中丙烯酰胺的检测缺乏统一标准,不同检测机构采用的方法各异,导致检测结果可比性差、数据可信度不足,给企业质量管控和市场监管带来诸多难题。在此背景下,T/CNFIA 247-2025标准的发布填补了行业空白,为丙烯酰胺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标准核心内容:覆盖多类化学品,检测流程全规范
1. 适用范围广泛,覆盖主流造纸化学品
标准明确适用于干强剂、纤维增强剂、纤维改性剂、助留剂、助滤剂、施胶剂、絮凝剂、胶乳等各类纸类食品接触材料用造纸化学品,基本涵盖了造纸过程中常用的化学助剂,满足企业多样化的检测需求。
2. 检测原理与技术细节清晰
采用液相色谱法作为核心检测手段,通过“样品溶解/提取→沉淀净化→离心过滤→色谱分析”的流程实现丙烯酰胺的定量测定。具体包括:
- 样品前处理:根据化学品类型(水溶性液体、非水溶性液体、固体颗粒等)制定差异化处理方案,如水溶性样品用水溶解后经沉淀,非水溶性样品用超声提取,确保目标物充分分离。
- 色谱条件:采用离子排斥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3.6mmol/L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25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198nm,保证丙烯酰胺的分离与定量。
- 定量方法:采用峰面积外标法,通过0.2mg/L~10mg/L的标准工作曲线实现定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性能指标明确,保障检测可靠性
标准对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作出明确规定:

要求在重复性条件下,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差值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确保检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标准发布意义:规范行业发展,护航食品安全
1. 统一检测标准,提升数据公信力:标准的实施结束了丙烯酰胺检测方法“各自为战”的局面,使不同机构的检测结果具备可比性,为企业质量控制、市场监管和产品进出口提供可靠依据。
2. 强化风险管控,保障消费者健康:通过测定造纸化学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帮助企业及时排查原料隐患,从源头降低食品包装的安全风险,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3. 推动行业升级,助力合规生产:标准为造纸化学品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质量控制指标,倒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选用低残留原料,推动食品接触材料行业向更安全、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第三方检测服务:专业赋能企业合规升级
作为深耕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领域的第三方机构,我们已升级检测能力,可依据T/CNFIA 247-2025标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
- 全品类覆盖:针对干强剂、施胶剂、絮凝剂等各类造纸化学品,提供定制化检测方案。
- 检测:配备液相色谱仪(带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超声波发生器等先进设备,严格遵循标准流程,确保检测结果可靠。
- 合规服务:结合标准要求为企业提供检测报告解读、质量风险评估及合规建议,助力企业快速满足标准要求,规避市场风险。
热搜关键词:食品接触材料检测、丙烯酰胺检测标准、造纸化学品安全检测、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包装安全新规、T/CNFIA 247-2025解读
有相关的检测需求,可以联系我们,获取专业检测服务,让产品合规更安心!
联系人:邹工
——————————————————————————————————————————————

相关资讯
团体标准 T/CNFIA 247-2025 的实施,也为造纸化学品行业的绿色供应链建设提供了支撑,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实现绿色发展。绿色供应链强调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销售、回收的全链条环保和安全管控,该标准聚焦于造纸化学品的安全指标,与绿色供应链的理念高度契合。上游的化工原料生产企业可根据标准要求,生产低丙烯酰胺含量的原料,为造纸化学品生产企业提供绿色原材料;造纸化学品生产企业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生产符合标准的绿色产品;下游的纸张制造企业和食品包装企业选择符合标准的绿色化学品,生产安全、环保的终端产品。这种全链条的绿色管控模式,能够减少整个产业链对环境的影响,提升产品的安全品质,也能增强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从检测技术普及的角度来看,团体标准 T/CNFIA 247-2025 的实施将推动丙烯酰胺检测技术在行业内的广泛应用,提升行业整体的检测能力。标准发布后,行业协会和检测机构可通过编写标准解读手册、录制操作教程、举办实操培训班等方式,向企业普及丙烯酰胺检测技术。例如,针对中小企业检测能力薄弱的问题,检测机构可提供 “手把手” 的实操培训,从样品前处理的研磨、提取,到仪器操作的参数设置、数据处理,逐一进行指导,帮助企业检测人员快速掌握标准方法。检测机构还可提供检测设备租赁、委托检测等服务,为企业提供过渡性支持,帮助企业逐步建立自主检测能力。通过这些措施,丙烯酰胺检测技术将在行业内得到广泛普及,企业的自主检测能力将显著提升,为行业质量管控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团体标准 T/CNFIA 247-2025 在实施过程中,需注重与现有法律法规的衔接,确保标准的法律效力和执行力度。我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等法律法规,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提出了总体要求,该团体标准作为专项检测方法标准,需在技术层面与这些法律法规保持一致,确保检测结果能够作为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有效依据。例如,标准中规定的丙烯酰胺检测方法,需能够准确支撑 GB 4806.8 中对纸类食品接触材料有害物质迁移量的限制要求,使企业通过该标准检测,即可判断产品是否满足国家标准的安全指标。监管部门在过程中,可将该团体标准作为技术依据,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罚,确保标准的实施有法可依,提升标准的**性和执行力。标准制定部门还需关注法律法规的更新动态,及时对标准内容进行修订,确保标准与法律要求始终保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