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一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GB 31604.64-2025《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柠檬酸酯和癸二酸酯类化合物迁移量的测定》 赫然在列,这一标准将于2026年3月2日正式实施。
作为一名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业务员,我深知这项标准的发布对行业意义重大。我们实验室已具备该标准所列六个项目的测试能力,随时可为您的产品合规提供支持。
## 新标准核心内容解读
GB 31604.64-2025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六种物质的迁移量测定方法:
- 柠檬酸三.乙酯
- 癸二酸二正丁酯
-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 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
- 癸二酸二异辛酯
- 癸二酸二(2,2,6,6-四.甲.基-4-哌.啶)酯
该标准适用于塑料、橡胶、黏合剂、涂料和涂层、纸等多种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上述化合物的迁移量测定。
## 新标准发布的背景与意义
在食品安全领域,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这些材料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向食物中发生迁移,当迁移量超过一定限量时,会直接影响食品的卫生安全。
### 紧跟监管趋势
此次新增的柠檬酸酯和癸二酸酯类化合物的迁移量测定标准,反映了监管机构对这类物质的关注度提高。这类化合物常用作增塑剂,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 完善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
GB 31604.64-2025是此次国家卫健委发布的4项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标准之一。还发布了GB 4806.10-2025《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涂料及涂层》 和GB 4806.16-2025《食品接触用硅橡胶材料及制品》两项产品标准,以及GB 31604.21-2025《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酸、苯二甲酸和苯三甲酸迁移量的测定》测定方法标准。
这些标准共同构成了更为完善的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为行业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规范。
## 企业应对建议
提前进行合规验证:建议企业抓紧在新标准正式实施前的过渡期,提前对产品进行检测和合规性评估。
排查供应链:不仅关注最终产品,还需对原材料和整个供应链进行质量控制。
关注关联标准更新:此次发布的新标准中,GB 4806.10-2025对涂料及涂层的双酚A迁移限值从0.6mg/kg严格降低到0.05mg/kg,并新增了对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的控制。
而GB 4806.16-2025针对硅橡胶材料及制品,则新增了挥发性物质的限量要求,限值为0.5%(0.5 g/100g)。
## 我们能为您提供的服务
面对日益完善的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我们可以为您提供:
- GB 31604.64-2025全项测试服务:准确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六种柠檬酸酯和癸二酸酯类化合物的迁移量
- 市场准入服务:我们的食品接触材料检测能力覆盖、欧美、日本、韩国等众多主流市场法规标准
##
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接触材料作为"隐形添加剂",其安全性不容忽视。GB 31604.64-2025等新标准的发布,体现了监管部门对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的高度重视。
我们实验室已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可为您的产品提供专业、、快速的检测服务,共同守护食品安全底线,为您的产品合规上市保驾护航。
如果您对食品接触材料新标准有任何疑问或检测需求,欢迎随时联系我们,获取专业咨询和服务。联系人:邹工
【本文关键词:食品接触材料检测,GB 31604.64-2025,柠檬酸酯测定,癸二酸酯迁移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接触材料新标准】

针对纸基食品接触材料的检测需求,GB 31604.64-2025作出了针对性优化。纸制品在食品包装中应用广泛,如外卖餐盒、糕点包装盒等,其涂层中常添加柠檬酸酯以增强耐水性和耐油性。但纸基材料的多孔结构易导致添加剂残留与迁移,检测难度较大。标准通过优化浸泡条件和萃取时间,确保了目标化合物的充分溶出;采用QuEChERS净化技术去除纸浆纤维带来的基质干扰,显著提升了检测准确性。这一优化让**纸基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更具实操性。
GB 31604.64-2025对定量限的严格规定,彰显了“风险预警前置”的安全理念。定量限是指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定量测定的浓度,标准将定量限设定在0.2~0.5mg/kg,远低于GB 9685-2016规定的迁移限量。这意味着在化合物迁移量达到限量要求之前,检测就能发现风险苗头,为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工艺、监管部门提前介入管控提供了时间窗口。这种**早期风险预警**机制,能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体现了“预防为主”的食品安全管理原则。
GB 31604.64-2025中对方法特的严格要求,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是指检测方法在复杂基质中准确识别目标化合物的能力,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标准通过优化色谱分离条件,使6种目标化合物与基质杂质实现完全分离;采用质谱检测器的多离子监测模式(MRM),通过监测特征离子对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定性。这种双重保障机制,使方法具有极强的特,有效避免了**基质干扰导致的误判**,为监管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