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医台资讯 CHCC全国医院建设大会
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住建部将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把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一件一件抓出成效,努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重点内容如下:

“十四五”期间建筑业的成就
建筑业产值与基建
2024年,建筑业产值32.7万亿元,实现增加值9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了6.3万亿元,增长24%。
2021年至2024年,建筑业累计完成154亿平方米建筑、7.9万公里市政道路、342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约1.6万公里铁路、约29万公里公路以及各类水利、机场等基础设施。
城市更新: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介绍,“十四五”期间,住建部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2387个,建设筹集安置住房230多万套;
启动城市危旧房改造17.5万套(间);
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4000多万户、惠及1.1亿居民。
坚持抓好城市的“里子工程”,累计改造各类地下管网84万公里,加快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抓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改造老旧街区6500多个、老旧厂区700多个。
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
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大力发展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
推广应用先进成套技术体系和新装备、新材料、新产品,培育绿色建筑经济增长点。优化建筑市场环境,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建筑业现代化程度大幅提升,“走出去”步伐加快。
深中通道、北京冬奥场馆等一批***重大工程,盾构机、架桥机、造楼机等一批大国重器,雅万铁路、卢塞尔体育场等一批“一带一路”标志性成果,赢得了世界瞩目和赞誉。
深化建筑领域改革
强化标准引领、科技赋能,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
推进自主可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全领域、全过程应用。培育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化建筑产业。
新型建造方式加速推进
大力发展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推动工程建设数字化设计,部品部件自动化生产,施工现场智慧化、精细化管理。
聚焦双碳目标任务,大力发展绿色建材、绿色建造、绿色建筑,推动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亿平方米,改造后的建筑冬季室内温度可以提高3-5℃。
与海南省共建的海南博鳌零碳示范区已经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
“中国建造”品牌****
建筑企业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出去”步伐加快,模式更加丰富、领域更加多元。
2021年至2024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超过1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400亿美元。
2025年,全球***250名的国际承包商中,我国内地有76家,其中***10名就有4家。中老铁路、秘鲁“钱凯港”、科特迪瓦“圣佩德罗”体育场、波黑“多博伊”医院项目等一大批海外工程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十五五”关于建筑业的规划
高水平编制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十五五”规划。
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把党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决策部署,细化为工作任务、改革举措和工程项目,在住建领域“十五五”发展规划中,一项一项抓好落实、见到成效。
继续深化建筑业改革
将深化建筑业改革,不断激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持续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努力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
融入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城市更新大场景。
将立足于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城市更新大场景,落实好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各项任务(此模式包含建筑领域要求)。
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落实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等重点任务。
推动“好房子”建设。
通过推动“好的标准、好的设计、好的建材、好的建造、好的运维”五项工作,在“十五五”期间,使“好房子”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指导各地全链条提升住房标准、设计、材料、建造、运维水平,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不仅将新房子建成“好房子”,还要将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将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以科技进步赋能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医院建设告别 “粗放式”
住建部在 “十五五” 规划中明确提出 “推动智能建造、绿色建造,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可以预见的是,这一要求在医院建设领域将落地为三大实践方向:
其一,智能建造全流程渗透。从设计阶段的 BIM 技术全领域应用,到施工阶段的 “数字化设计 + 自动化生产 + 智慧化管理”,再到运维阶段的智能监测,医院建设正告别 “粗放式”。例如杭州市丁桥医院早年应用 BIM 与 VR 技术优化门诊大厅设计的经验,在 “十五五” 期间将成为标配 —— 通过三维建模与虚拟交互,提前规避医疗流程冲突,减少施工变更。
其二,绿色建造与低碳转型。呼应 “双碳” 目标,医院作为高能耗公共建筑,将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一方面推广绿色建材,如低辐射玻璃、节能保温材料,降低运营能耗;另一方面深化既有医院改造,参考住建部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8 亿平方米” 的实践,将老旧医院院区改造为 “近零碳示范单元”。
其三,“好房子”延伸至“好医院” 。借鉴住建部 “好房子” 五项要求(好标准、好设计、好建材、好建造、好运维),“十五五” 医院建设将建立全链条质量管控:在新建医院中,建成 “好医院” **;在存量更新中,通过老旧院区改造、医疗流程优化,让 “老医院” 焕发新功能 —— 如住建部提到的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4000 多万户” 经验,将延伸至医院领域,重点升级门诊候诊空间、住院病房条件、急诊急救通道,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