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保鲜要求的不断提高,生鲜食品软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成为保障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中,水蒸气透过率(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Rate, 简称WVTR)是衡量包装材料防潮能力的重要指标。
为准确评估软包装材料在实际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水蒸气阻隔性能,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应运而生,并在食品包装、医药包装、电子封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围绕生鲜食品软包装专用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从原理、技术类型、测试标准、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
水蒸气透过率是指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水蒸气通过单位面积包装材料的量,通常以g/(m²·24h)为单位。
对于生鲜食品(如肉类、果蔬、水产、乳制品等)而言,包装材料若水蒸气阻隔性差,易导致食品失水干缩、微生物滋生或结露变质;若阻隔性过强,则可能造成内部湿度过高,加速腐败。
精准测定WVTR,对优化包装设计、延长货架期、提升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主流的WVTR测试仪主要基于以下两类技术原理:
1. 称重法(杯式法)原理:将干燥剂或水置于测试杯中,用待测薄膜密封后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中。
通过定期称重样品杯的质量变化,计算水蒸气透过量。
优点:方法直观、标准成熟(如GB/T 1037、ASTM E96),适用于大多数软包装材料。
局限:测试周期长(通常需数天),自动化程度较低,对操作环境要求高。
原理:利用高精度湿度或红外传感器实时监测试样两侧水蒸气浓度差引起的信号变化,从而动态计算WVTR。
红外法:水蒸气吸收特定波长红外光,通过光强衰减反推浓度。
电解法:水蒸气被五氧化二磷电解,通过电流大小计算透过量。
电容/电阻湿度传感器法:通过湿度变化引起电学参数改变来检测。
优点:测试速度快(数小时即可出结果)、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适合高阻隔材料(如铝塑复合膜、镀氧化物薄膜)。
代表标准:ISO 15106-3、ASTM F1249(红外法)等。

针对生鲜食品软包装,WVTR测试需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温湿度模拟真实环境:生鲜通常在0–10℃冷藏条件下流通,测试仪应具备低温高湿(如5℃/90%RH)测试能力。
多层复合材料适配性:现代生鲜包装多为PE/PA/EVOH等多层共挤或复合结构,测试仪需能准确处理非均质材料。
高灵敏度与低检测限:部分高阻隔材料WVTR可低至0.1 g/(m²·24h)以下,要求仪器具备高分辨率传感器。
符合食品安全法规:测试过程不得引入污染,仪器材质需符合食品接触材料相关要求。
研发阶段:帮助包装材料企业筛选最优阻隔层组合,优化配方与工艺。
质量控制:食品生产企业对来料进行WVTR抽检,确保批次一致性。
货架期预测:结合水分活度模型,通过WVTR数据科学预测产品保质期。
出口合规:满足欧美、日韩等市场对包装阻隔性能的强制性标准要求。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作为生鲜食品软包装质量控制的核心设备,其技术进步直接关系到食品保鲜效果与消费者体验。
选择合适原理、高精度、符合行业标准的测试仪器,不仅有助于提升包装性能,更是企业践行“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品质保障的重要技术支撑。
随着新材料与新工艺的不断涌现,WVTR测试技术将持续迭代,为生鲜食品包装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山东泉科瑞达仪器可为企业提供从设备选型到检测落地的全流程服务,助力提升产品合规性。
如需技术咨询,欢迎联系我们专业团队获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