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中国工博会:全球3000家展商同台竞技,千项新技术,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展现AI+工业母机、未来出行、机器人等前沿成果,10月12-16日上海见证工业未来!
CIIF2026中国工博会
300,000m²展览面积
9大展,覆盖制造业全产业链
3,000家展商同台竞技
时间:2026年10月12-16日
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中国工博会CIIF2026汇聚了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中外展商,10场高规格论坛,近300场专题活动同期举办,超千项新技术新展品首展,其中近400项“极大、极小、极轻、极智、极精”五极代表性成果,1项CIIF特别大奖、10项CIIF大奖和12个领域CIIF奖揭晓。本届工博会集中呈现了新型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展现了全球工业科技前沿成果,彰显了中国工业经济的强大韧性,凸显了我国工业体系在应对全球变革中的创新活力。
中国工博会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上,“”、“首秀”与“黑科技”元素交相辉映,成为展会瞩目的焦点。邦德激光、海目星激光、萨瓦尼尼、通快中国、维宏股份、奔腾激光、AMADA天田、大族激光等企业纷纷在此舞台上发布其新研发成果,为机床与金属加工行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在“AI+工业母机”专区,主要聚焦AI技术对于工业母机的赋能,包括AI数控机床、AI数控系统、智能运维管理、智慧供应链、AI仿真系统等。展区内,前沿智能装备“百花齐放”,交大智邦、上机厂、拓璞数控、北京精雕、特贝尔数控等金属加工领域的头部企业同台竞技,呈现了人工智能与工业母机深度融合的前沿成果。
作为中国工博会旗下以“机器人”为主题的展,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规模创新、行业影响力广泛之一的国际高水平盛会,是全球机器人领域展览规模创新、机器人企业参展数量多、工业机器人头部企业参与集中、机器人应用场景展示丰富、国际化程度出众的、集齐机器人全产业链的机器人行业多功能平台,已被业界誉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在工博会的平台上,科技不只是展品,更是可落地、可转化、可协同的生产力要素。工业机器人不再是冷冰冰的执行单元,而是具备环境感知、自主决策甚至多机协同能力的“智能工友”。
工博会智行未来展把整车、自动驾驶实训场、车规级芯片、新一代线控底盘、智能辅助驾驶产品、AI座舱解决方案、毫米波雷达芯片搬上同一舞台。整车及智驾、芯片、零部件三大领域集体亮相,用科技与创新设计,为汽车爱好者、行业从业者打造了一场“视觉+科技”的饕餮盛宴,更勾勒出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
如果说整车是汽车产业的“门面”,那么芯片与零部件就是“筋骨”。在本次工博会上,芯片展区与零部件展区“群星闪耀”,展现中国汽车产业链在核心配套领域的自主突破,为“中国智造”筑牢根基。
零部件展区同样精彩纷呈。同驭汽车展出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可实现踏端驾驶员板输入与车轮端制动力输出的完全解耦。其EMB使用“轮边电机+传动机构”代替了“主缸+液压回路”驱动卡钳产生制动力,具备更高的制动力响应速度与控制精度,可为整车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降低底盘维护成本。该系统的软硬分离程度高且支持中央控制、分布式控制等多种控制模式,能够提供高阶智能驾驶所需的备份冗余,是制动系统的下一代解决方案。
一场展,看见三条主线——整车进入“AI定义”周期,车不再只是车,是移动AI终端;
芯片与零部件“垂直整合”,谁掌握数据、算法、硬件,谁就拥有下一块千亿蛋糕;从“单点替代”走向“全栈自主”,中国汽车正在把未来握在自己手里!
正如工博会智行未来展的主题——“未来出行·智领交通”。当整车、智驾、芯片、零部件在同一座场馆“踩油门”,未来已来。
更多展区内容请持续关注或与我们联系↓↓↓↓↓
2026年10月12-16日,第26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行。紧紧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主线,不仅是对全球工业发展趋势的预判,更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协同的智能产业生态,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在此共享技术成果、共探发展路径。9大展覆盖制造业全产业链解锁前沿智造新动力。而随着我国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之际,以新质生产力引领AI赋能中国品牌国际化。
全球企业聚申城,共绘工业发展新蓝图
从1999年创办至今,工博会已走过27个年头,凭借其性与影响力,展览规模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工业类综合展会之首,成为全球工业企业不可错过的“年度盛会”。本届工博会更是吸引了全球目光,展现出强大的国际吸引力。
聚焦超导、可控核聚变、原子级制造、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的突破性探索,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小型模块化场反位形FRC-SMR、量子加密OTN行业专网等未来产业成果汇聚,本次工博会上综合性呈现了未来工业的发展图景,以极大、极小、极轻、极精、极智等先进维度全景展示创新应用成果及产品。
作为产业风口,机器人展区热闹非凡,上海机器人“四小龙”——新时达、柴孚、新松、节卡,与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发那科、安川、库卡,同台秀实力。这在今年全球展会中也是。
值得一提的是,沙特组团参展,带来了当地新能源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新成果;波兰、土耳其、德国展团也再度回归,展现了与中国工业深化合作的意愿。这些亮眼数字与精彩展品的背后,是中国产业基础的坚实支撑,更是“中国制造”日益增强的全球吸引力。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单一展品展示到全产业链生态构建,27载工博会见证了中国工业的成长与蜕变,也成为中国与世界工业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