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缺成本发票确实不能通过不正当手段解决,利用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税负是合法且可行的途径。以下是具体的介绍:
常见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类型
核定征收政策:对于设立在税收园区内的个体户,只要年开票额在 500 万以内,一般个人经营所得税是按照 0.5% 左右进行核定征收,再加上目前的增值税 1%、附加税 0.06%,综合税率低至 1.56%。如果季度开票额在 30 万以内,年累计开票额不超过 120 万,甚至还可以享受到双免的政策,即免增值税和免个人经营所得税。
财政返还政策:一些地区为了吸引企业入驻,会对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进行一定比例的返还。例如,增值税扶持 = 增值税纳税额50%(地方留存)(50%-80%),企业所得税扶持 = 企业所得税纳税额40%(地方留存)(50%-80%),纳税额度越高,获得的扶持比例也就越高,且通常当月纳税,次月就兑现。
利用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操作要点
选择合适的区域:不同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所不同,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类型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区域。例如,海南自贸港对鼓励类产业企业按 15% 征收企业所得税,适合高新技术、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企业;霍尔果斯则在影视与股权投资方面有优势,新办企业前 5 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后 5 年地方分享部分减半。
确保业务真实性:这是利用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关键。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时,必须保证业务的真实性,包括合同、物流、资金流等都要与实际业务匹配,要有完整的证据链,如发票、支付凭证、人员配置等可追溯。
合规注册与运营:企业要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进行注册和运营,如在税收洼地注册公司时,可能需要有实际经营场所、人员和财务记录等,要遵守当地的税收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