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 年 5 月 25 日至 29 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ES),即 2026 年北京机床展,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开幕。作为北方地区规模大、影响力广的国际工业母机盛会,此次展会以 “数字未来・科技创新”“新技术、新生态、新发展” 为主题,旨在展示机床行业的前沿技术,引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展会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机床总公司主办,得到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指导。展览面积达 12 万平方米,预计将吸引来自 28 个国家和地区的 1300 - 1500 家企业参展,往届诸如北京精雕、沈阳机床、大族激光、德国格劳博等企业都曾参与其中。预计将迎来超 10 万名观众,同期还将举办 30 场活动。
展会展品范围广泛,涵盖机床、自动化控制与动力传动、配套设备与附件以及相关制造技术与设备等多个领域。机床类别丰富,包括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特种加工机床等;自动化控制与动力传动领域展示柔性制造技术及设备、数控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设备;配套设备与附件提供机床功能部件、刀具等相关产品;相关制造技术与设备涉及轴承加工、齿轮加工等多种专用设备以及人工智能与智能工厂相关内容。
在当今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控机床呈现出多维度的发展趋势:
高速高效化:机床朝着高速化迈进,大幅提升加工效率,降低成本,保障零件表面加工质量与精度。当前,超高速加工的车削和铣削速度已达 5000 - 8000 米 / 分钟以上,主轴转数超 3 万转 / 分钟,工作台移动速度在 1 微米分辨率下可达 100 米 / 分钟以上,换刀速度基本控制在 1 秒以内,小线段插补进给速度也能达到 12 米 / 分钟。这种高速高效的加工能力,使得企业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生产任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高精度化:从精密加工迈向超精密加工,是世界工业强国的发展重点。精度从微米级提升至亚微米级,甚至纳米级。普通级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已由 ±10 微米提升到 ±5 微米,精密级加工中心加工精度从 ±3 - 5 微米提高到 ±1 - 1.5 微米,超精密加工精度更是进入纳米级,主轴回转精度要求达到 0.01 - 0.05 微米,加工圆度为 0.1 微米,加工表面粗糙度 Ra = 0.003 微米。高精度的加工能够满足高端制造业对零件精度的严苛要求,推动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的发展。
智能化:智能化已成为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机床集成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加工关键参数,结合智能算法,实现对刀具磨损、工件质量、设备状态的在线监测与预警。借助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算法,可实现工艺参数自动优化、复杂零件自主编程以及加工路径智能规划。部分高端机床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在实际加工前进行仿真验证与工艺优化,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多功能复合化:配有自动换刀机构的各类加工中心,可在同一台机床上实现铣削、镗削、钻削等多种工序加工。还采用多主轴、多面体切削,能对一个零件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方式的切削加工。数控系统采用多 CPU 结构和分级中断控制方式,可在一台机床上进行零件加工和程序编制。多功能复合化减少了零件在不同机床间的转换,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误差。
绿色化:在全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绿色制造理念深刻影响着数控机床的设计与制造。采用更环保的材料,减少资源消耗;优化机床结构和切削参数,降低能耗;开发低噪声、低振动的机床部件,改善作业环境;对切削液进行高效回收处理和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绿色化发展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还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模块化与定制化:随着市场对数控机床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模块化设计理念广泛应用。将机床的核心功能部件进行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开发,制造商可根据用户具体加工要求,快速组合、配置出不同规格和功能的机床产品,缩短研发和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便于后续的维护、升级和功能扩展。
展品范围
机床
◆金属切削机床
◆金属成形机床
◆特种加工机床
◆激光加工设备
◆其它机床、专用设备及周边设备
自动化控制与动力传动
◆柔性制造技术及设备
◆数控系统、数显装置及机床电器
◆工业机器人
◆可编程控制器及相关技术
◆机械传动、液压传动与空气传动
◆工业物联网、软件标准协议服务
配套设备与附件
◆机床功能部件及组件
◆刀具、工夹具及相关产品
◆精密测量技术及装备
◆磨料磨具、超硬材料及制品
◆电动、气动和机械手工工具
◆其它机床零部件及配套件
相关制造
技术与设备
◆轴承加工技术及设备
◆齿轮加工技术及设备
◆增材制造及其它专用设备
◆模具加工技术及设备
◆人工智能(AI)与智能工厂
◆其他汽车成套制造技术及设备
2026 年北京机床展将汇聚行业精英,展示前沿技术,聚焦数控机床的高速高效、高精度等发展方向,引领机床行业在数字未来的浪潮中实现创新变革,推动制造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