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8日,《GB 31604.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正式实施,这一国家标准的实施为食品接触材料检测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新标解读:GB 31604.60-2024的核心变化
GB 31604.60-2024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中25种溶剂残留量测定的气相色谱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方法。
与以往标准相比,新标准在多个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 检测更:标样种类从过去的几种大幅扩展至25种,包括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丙.酮、乙.酸乙酯、甲.醇等常见溶剂,以及苯、甲.苯、乙苯等有害物质。
- 检测更精.准:取样面积从原来的0.2平方米缩小到0.01平方米(100平方厘米),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测试数据的精.准度,也让测试操作流程更加便捷。
- 方法更科学:标准详细描述了用于测定溶剂残留的具体分析技术,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法(GC)或者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能够有效分离并定量分析复杂基质中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市场需求:食品接触材料检测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提升和法规趋严,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检测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报告数量达2892万份,市场规模增长至228.77亿元。
预计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251.08亿元,检测报告数量约3158万份。
这一增长主要源于:
- 食品行业蓬勃发展,食品种类日渐增多,食品生产与加工技术日渐成熟。
- 高端食品包装需求增长,预制菜、功能性饮料、冷链食品等对高阻隔、包装的需求推动检测市场发展。
- 新材料技术革新,循环经济背景下,食品级消费后再生塑料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检测提出新要求。
业务机遇:新标准下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新需求
GB 31604.60-2024的实施,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带来了多重业务机遇:
1. 企业合规性检测需求
新标实施后,食品接触材料的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都需要按照新标准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合规。这包括塑料、橡胶、纸张、金属基材涂层等不同类型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
2. 仪器设备升级与验证服务
新标准对检测仪器提出了更高要求,检测机构可为企业提供仪器验证服务,或推荐符合新标准要求的检测设备,如GC-6900与GC-7800型气相色谱仪等。
3. 供应链检测需求
食品生产企业为保障最终产品安全,会要求其包装供应商提供符合新标准的检测报告,这增加了供应链各环节的检测需求。
4. 出口企业合规检测
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出口企业,需符合目的地国家的标准要求,而新标与国.际标准接轨,有助于企业出口合规。
我们的服务:精.准把握新标要求的检测解决方案
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我们总部实验室针对GB 31604.60-2024标准的要求,提供了全.面的检测解决方案:
专业检测团队: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深刻理解新标准的技术要求和实施细则。
先进仪器设备:配备了符合新标准要求的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设备,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效工作流程:建立了标准化的样品接收、前处理、仪器分析和数据报告流程,能够为客户提供快速、高.效的检测服务。
全.面咨询服务:除检测服务外,我们还为企业提供新标准解读、技术培训、质量控制等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新标要求。
GB 31604.60-2024标准的实施,为食品接触材料行业带来了更严格的要求,也为检测行业创造了新的增长点。面对这一机遇,第三方检测机构应当快速响应,提升技术能力,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检测服务,共同守护食品安全。
如果您有关于食品接触材料溶剂残留检测的需求或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检测服务解决方案。
联系人:邹工
【本文关键词】:食品安全 #溶剂残留 #食品接触材料 #气相色谱 #新国标 #预制菜包装 #第三方检测 #合规检测

相关资讯
49. **公众科普:提升安全认知水平**
标准实施后,行业协会与监管部门开展了大量公众科普活动,通过媒体报道、社区宣讲等形式,向消费者普及溶剂残留的危害与检测知识,教消费者如何通过查看检测报告、选择正规产品等方式防范风险。这些科普活动提升了公众的**食品安全认知**,形成了“企业自律、监管发力、公众监督”的良好氛围,推动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
42. **设备校准:定期维护保障精度**
检测设备的定期校准是确保检测精度的关键,标准要求气相色谱仪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校准,顶空进样器每半年校准一次。校准项目包括检测器灵敏度、柱温控制精度、进样体积准确性等,校准需由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并出具校准证书。设备校准记录需纳入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检测结果可追溯**的重要依据,避免因设备误差导致的检测结果失真。
41. **人员资质:提升检测操作专业性**
标准虽未明确规定人员资质,但实际操作中对检测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操作人员需掌握顶空进样器、气相色谱仪等设备的原理与操作,能够解读质谱图谱,排查检测过程中的异常问题。企业与检测机构通常要求人员具备化学分析相关专业背景,并通过内部培训与考核方可上岗。高素质的检测人员是确保**标准准确执行**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