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井化学POE牌号包括A系列、DF系列、PN系列及H系列等,具体型号如下表所示。
主要牌号列表| A系列 | A1050S、A-20090S、A4090S | 通用级,用于增韧PP/PE等 | 
| DF系列 | DF110、DF605、DF610、DF640、DF710、DF740、DF810、DF840、DF910、DF940 | 多用途,涵盖耐热、耐低温等特性 | 
| PN系列 | PN0040、PN20300 | 未明确具体特性,需咨询供应商 | 
| H系列 | H-1030S | 高强度、优良低温抗冲性 | 
(补充说明)部分牌号(如PN系列)的详细性能需以厂商实时数据为准,建议联系代理商获取新物性表。
影响POE高温老化特性的关键因素
1. 化学结构与分子量
分子量越高、支化度越低的POE,通常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链断裂难度大)。例如,高分子量POE的TGA分解温度(Td5%)可达300℃以上(参考[3])。
共聚单体类型(如乙烯/辛烯比例)影响耐热性:辛烯含量越高,柔韧性越好,但可能降低耐热性。
2. 添加剂与共混体系
抗氧剂(如酚类、胺类)可显著延缓热氧化降解,是提升POE耐高温老化的核心手段。例如,添加0.5-1.0%抗氧剂可使POE的OIT值从50分钟提升至150分钟以上。
与极性材料(如PVC、PA)共混时,界面相容性差可能导致高温下相分离加剧,加速老化。需通过马来酸酐接枝(POE-g-MAH)改善相容性(参考[3])。
3. 加工工艺与使用环境
加工温度过高或剪切力过大可能引入分子链损伤,降低材料初始耐热性。
实际使用中的“热-氧-湿”复合环境(如户外电线电缆)会协同加速老化,需综合评估
子主题1:POE材料耐热性的核心特性与定义
定义:
POE(聚烯烃弹性体)的耐热性指其在高温环境下保持力学性能(如弹性、强度)和结构稳定性的能力,是衡量材料在汽车、电子等高温应用场景适用性的关键指标。
关键事实:
分子结构决定耐热基础:POE通过茂金属催化实现乙烯与辛烯原位聚合,分子链中无不饱和双键,且短支链分布均匀,赋予其优于传统弹性体的耐老化和耐高温性能[3][4]。
使用温度范围宽广:参考美国陶氏POE产品(如7467、8003、HM 7280),其耐热性与耐寒性协同优异,可适应较宽温度区间,适用于需耐受高低温的场景[1][3][4]。
应用关联:
汽车工业:用于保险杠、方向盘等部件,需在夏季高温下保持结构稳定;
电线电缆:作为绝缘层和护套材料,需满足耐热性和耐环境性要求
子主题3:POE耐热性的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定义:
POE凭借耐热性、耐寒性及加工优势,在汽车、电线电缆、工业制品等领域形成差异化应用,推动市场对高性能POE材料的需求。
关键应用领域:
汽车工业:
改性PP/PA用于保险杠、挡泥板、方向盘等,需耐受发动机舱高温及户外环境温度波动[1][3][4];
电线电缆:
耐热性和耐环境性要求高的绝缘层和护套,替代传统弹性体以提升长期使用稳定性[1][4];
工业与消费制品:
胶管、输送带、医疗器械、家用电器等,需在持续高温或反复冷热循环中保持性能[
(日本三井化学增韧塑料专属材料总代理商)po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