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CHCC全国医院建设大会

11月5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于2025年11月5日至11月11日对《关于支持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下称《若干措施》)公开征求意见。
《若干措施》共17条,一是紧扣产业发展核心需求,锚定昌平区“一园两城一区”(生命科学园、国际医疗器械城、未来美城、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聚焦合成生物制造、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前沿赛道,围绕创新策源、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等关键环节强化举措,精准破解产业发展痛点,打造**的产业创新生态;二是强化区域协同,联动海淀区激发北部原始创新活力,打造本市创新策源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三是注重政策落地实效,统筹科技创新、人才支撑、金融赋能、服务保障等多维度要素,集成各部门相关政策,以及超长期特别国债、产业基金等资源,突出联通、接力、管用、见效。鼓励先行先试,确保政策兼具创新性与可操作性,为本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若干措施》中强调,夯实AI+医药健康要素基础。鼓励医疗机构、高校院所、企业共建医疗健康高质量数据集,强化多组学、临床试验、健康诊疗等数据整合和共享利用。积极推动生命园三期等重点区域部署建设生物医药领域专业化智算设施,区域联动为昌平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普惠性算力支持。对符合条件使用智能算力的企业,通过市级算力券予以补贴。
加快AI+医药健康示范应用。鼓励高校院所、企业、医疗机构联合开发生命科学基础大模型和医药应用垂类模型,助力提升药物研发和临床诊疗效率。支持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垂类大模型企业挂牌AI实体医院,实现AI+医疗产业生态协同发展。支持围绕AI+药物研发、辅助诊断等方向打造一批**示范场景,对示范性强的项目择优予以不超过项目工程投资总额30%、最高5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聚焦合成生物制造、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领域,及高端医疗器械、美丽健康产业赛道,布局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根据平台运营情况,给予不超过3年、最高5000万元资金支持。依托北京脑科学和类脑研究所等形成的成像、加工、检测、计算等平台能力,设立脑机接口专项孵化基金,打造中关村(昌平)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