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钢结构工程(建筑、电厂等)、锅炉、压力容器、管道、桥梁、风电、热电工程船舶及海上设施、机动车辆、起重机械、电梯、铁塔、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众多行业提供了全面的无损检测系统解决方案,成功检测了各种零部件、结构件和装备装置,卓有成效的推进了客户及行业的和谐快速发展。
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在建筑钢结构检测中的应用
目前常用的钢结构无损探伤主要有如下途径超声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涡流检测等五种检测方法,其中应用*广操作*方便的要属超声检测了。产生波在建筑中的探伤原理主要是基于其自身的特性, 由于超声波波长很短, 且穿透力十分强,超声波可以在不同介质中传播, 一旦碰到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它会自动发送折射、反射、绕射以及波形转换。超声波具有很好的方向性,可以在黑暗环境中准确的找到目标, 通过定向发射, 能够很好的发现被检测焊缝存在缺陷的地方。在建筑钢结构检测中,通常会使用反射法来进行探伤, 通过对反射回波的声压的高低能够很好的检测出缺陷的大小, 是一种十分使用的检测方式。
钢结构工程材料及焊接质量检测项目包括:
1、钢材的抽样复验:钢材原材料力学及工艺性能检验,60t为一个检验批;
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或扭矩系数的复检。同一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及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批,同批数量3000套。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和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按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取8套进行复检。
3、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测,按制造厂和安装单位,分别以钢结构制造批为单位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制造批可按单位工程的工程量每2000t为一批,每种表面处理工艺单独检验,每批三组试件。
4、焊缝超声波(x射线)无损检测:1)、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2)、焊接球节点网架焊缝、螺栓球节点网架焊缝及圆管T、K、Y形节点相贯焊缝,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标准《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1、《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G/T 3034.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3)、钢结构无损检测应在焊接外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监理人员应在现场对无损检测进行旁站监理,并做好记录。4)、一级焊缝质量等级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比例,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比例20%;5)、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少于1条焊缝。
深圳油罐焊缝探伤检测

磁粉检测可用于板材、型材、管材、锻造毛坯等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检查,也可用于锻钢件、焊接件、铸钢件加工制造过程工序间检查和终加工检查,还可用于重要设备机械、压力容器、石油储罐等工业设施在役检查等。
无损探伤检测产品:
压力管道:工业压力管道、油气长输管道、工业金属热力管道、工业金属燃气管道
压力容器(含气瓶):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
钢结构工程:建筑工程用钢结构、路桥钢结构、水利工程钢结构、电力工程钢结构
锅炉: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起重机械: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铁路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悬臂式起重机、缆索起重机、轻小型起重机
船舶及船用产品:动力装置、舱室设备、甲板机械
广告牌检测:墙体广告、落地式广告牌、楼顶广告牌
油罐焊缝探伤检测机构

钢水包焊缝(如壳体拼接焊缝、水口与壳体连接焊缝、吊耳焊接焊缝)是结构薄弱点,需采用 “磁粉检测(MT)+ 超声波检测(UT)” 组合方式,覆盖表面及内部缺陷,避免焊缝开裂导致钢水泄漏。开展磁粉检测(针对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检测范围包括所有焊缝表面及两侧 20mm 范围内的母材(热影响区),检测前需清理焊缝表面的焊渣、飞溅(用钢丝刷清理),表面粗糙度需≤Ra25μm。采用湿磁粉法(磁粉浓度 10-20g/L),配合磁轭探头(磁极间距 100-200mm),对焊缝进行 “交叉磁化”(横向、纵向各磁化 1 次),确保磁场覆盖所有缺陷方向。重点排查焊缝裂纹(磁痕呈线性、边缘尖锐,任何长度的裂纹均需标记)、未熔合(磁痕呈条状,边缘模糊,长度>10mm 需判定为不合格)、表面气孔(磁痕呈点状,单个直径>3mm 或密集分布需处理)。随后开展超声波检测(针对内部缺陷),采用纵波直探头(频率 2.5-5MHz)和斜探头(K 值 2.0-2.5),对焊缝进行 **** 扫查,重点检测焊缝内部的未焊透(多位于对接焊缝根部,表现为底波下降或消失,深度>壁厚 10% 需返修)、内部夹渣(表现为缺陷波杂乱,单个面积>100mm² 需处理)、内部裂纹(缺陷波连续且尖锐,需确定裂纹深度、长度)。检测需依据 NB/T 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焊缝合格等级需达到 Ⅰ 级(无任何裂纹、未焊透,内部缺陷尺寸符合限值);若发现不合格缺陷,需标记位置(距焊缝起点距离、深度),并监督返修(返修后需重新检测,直至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