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法50点电压击穿试验仪
电极法50点电压击穿试验仪操作指南
一、试验前准备
1.样品制备
l将待测绝缘材料(如锂电池隔膜、塑料薄膜)裁剪为规定尺寸(通常≥50mm×50mm)。
l确保样品表面清洁、无褶皱或杂质,避免影响测试结果。
2.设备检查
l确认试验仪接地良好,高压电极与样品台间距符合标准(如1mm±0.01mm)。
l检查电极是否清洁,必要时用无水酒精擦拭。
l连接计算机(若需自动化控制),安装配套软件并校准电压/电流传感器。
3.参数设置
根据材料标准(如GB/T 36363-2018)设置:
电压范围(如DC 0-6kV)
升压速率(如500V/s)
击穿判定电流阈值(如10mA)
放电时间(如0.1s-999.9s可调)
二、测试步骤
1.放置样品
l将样品平铺在电极台上,确保覆盖所有50个测试点(电极阵列需均匀接触样品)。
l使用压板或夹具固定样品,避免测试中位移。
2.启动测试
l手动模式:通过控制面板逐步升压,观察击穿现象。
l自动模式:在软件中设置参数,一键启动50点批量测试,系统自动记录击穿电压值。
3.数据记录
击穿发生时,设备自动记录:
击穿电压值(kV)
击穿位置(电极编号)
电流峰值(mA)
l生成测试报告(含平均值、小值、大值及分布图)。
三、安全注意事项
1.高压防护
l测试时禁止触碰电极或样品台,避免风险。
l试验仪需配备安全门联锁装置,开门自动切断高压。
2.异常处理
l若出现异常放电或设备报警,立即按下急停按钮,排查原因(如样品污染或电极偏移)。
3.维护保养
l定期校准电压/电流传感器,确保精度。
l测试后清洁电极,避免残留物影响后续测试。
四、常见问题解决
问题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击穿电压异常偏低 样品厚度不均/电极污染 重新制备样品,清洁电极
设备无法升压 接地不良/保险丝熔断 检查接地线,更换保险丝
数据波动大 环境湿度高/电磁干扰 控制实验室湿度,远离干扰源
五、参考标准
l锂电池隔膜:GB/T 36363-2018(电极法50点测试)
l塑料薄膜:GB/T 13542-2006(击穿电压测试)
锂电池隔膜GB/T 36363-2018电极法50点测试详解
一、标准背景与测试原理
GB/T 36363-2018《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隔膜》是行业核心标准,其电极法50点测试旨在评估隔膜在直流电压下的电弱点分布。测试通过自动化设备在隔膜表面均匀施加50个测试点电压,记录击穿电压值,以量化隔膜绝缘性能的均匀性。该测试对动力电池安全性至关重要,因电弱点可能导致局部短路或热失控。
技术原理:
电压施加:采用直流电压(50V-6KV可调),通过电极与隔膜接触形成电场。
击穿判定:当电流超过设定阈值(0-40mA可调)时判定为击穿,记录击穿电压。
数据统计:计算50个测试点的击穿电压均值、标准差及低值,反映隔膜质量一致性。
二、测试设备与参数
专用测试仪需满足以下要求:
核心功能:
自动化测试50个点,避免人工误差。
电压精度≤2%,支持快速放电(DCW)功能。
安全设计:
过压、过流、接地保护,高压开启联锁。
典型参数(以某品牌设备为例):
参数 范围/要求
试验电压 DC 50V-6KV
电压上升时间 0.1s-999.9s可调
击穿电流 0-40mA连续可调
数据输出 支持批量导出Excel
三、样品制备与测试流程
1. 样品要求
尺寸:需裁剪为100mm×100mm(宽度不足时按实际宽度),边缘无毛刺。
厚度:8-40μm,偏差≤±0.1μm(使用CHY-02H测厚仪校准)。
预处理:在40℃、RH 10-35%环境中静置24小时,消除应力。
2. 操作步骤
仪器校准:预热5分钟,用标准膜校准电压精度。
样品安装:将隔膜平整置于测试台,确保电极接触面无气泡。
参数设置:
初始电压:建议为标称耐压值的50%。
升压速率:1kV/s(可根据材料调整)。
测试执行:
自动完成50点测试,记录击穿位置和电压值。
异常点(如电流突变)需手动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