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到郑州冷链货运专线 冷链运输 那家好](http://image.007swz.com/2023/02-08/1011242959.jpg)
广东踏信冷链物流在北京、、重庆、昆明、西安、兰州、银川、乌鲁木齐、广州、武汉、长沙、济南、石家庄、大连、沈阳、南京、广东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和自行管理的仓库及一大批长期合作的车辆。均能为贵公司产品达到各地的接货、入库、配送提供服务。
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零售巨头,它们现阶段的冷链服务能力仍然有限,其社会化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前者目前的服务大多面向企业或规模化订单客户;后者的冷链物流网络主要在自己的零售体系内部运转。
04
社会效率
从更大的尺度上看,国内冷链物流系统的社会效率远没有满足需求。据中物联冷链委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目前在果蔬、肉类、水产品上的冷链流通率分别只有22%、34%和41%。对比欧美,这类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已经在95%以上,其中肉类已达到。对比发达国家,中国冷链的实际应用效率远远不够。这是由国内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所决定的。这个行业还存在着基础设施资源分布不均,行业发展的精细化程度不够等问题,这极大地限制了冷链物流系统在整个社会体系之内发挥作用。在基础设施方面,冷库是控制温度的核心之一。但目前国内冷库资源的供需失衡。一方面,这个失衡关系体现在冷库体系内部。“冷库也需要细分,现在比较火的是用于储存冻品海鲜的那种冰鲜冷库。”北京农田管家的副总裁蔡程烨此前接受《新商业情报NBT》(微信公众号ID:newbusinesstrend)采访时说道。现在的冷链流通趋势是,更多的生鲜农产品、短保预制食品,需要的是低温仓库周转,而这类仓库相比冰鲜类冷库数量更有限。
中国要走到这一步,还需要一定的漫长时间。
05
提高密度
在这条路上,有待于更多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是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地方政府依然要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引导角色。政策红利已经出现,过去近10年间,地方及中央政府对冷链相关基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自2012年以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冷链物流的基建均有提及。特别是在“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浙江、山东、海南等地陆续加码出台政策,引导当地建设、升级符合各自区位特征的冷链基建网络。有着冬季菜篮子之称的海南省,在《海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航运、航空枢纽,打造全球冷链物流中心的目标。2021年的一号文件中更加详细地提出冷链相关基建的投入方向,其中包括“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及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