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重庆力帆集团“走出去”个案分析
一、 重庆力帆集团的介绍
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的民营企业之一,成立于 1992 年。历经 14 年的艰苦奋斗,已迅速发展成为融科研开发、发动机、摩托车和汽车生产、销售(包括出口)为主业,并集足球产业、金融证券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2005 年,力帆集团实现销售收入 73.2 亿元人民币,发动机产销量 226 万台,出口创汇 2.61 亿美元,专利拥有量 2808 项,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同行地位。目前,力帆集团已有员工 10800 多人,其中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 4000 多人。拥有一个技术中心,具备年生产 250 万台发动机、150 万辆摩托车和 1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连续六年进入重庆市工业企业 50 强,在重庆市民营企业50 强排名中名列**。2004 年 9 月,国家质检总局、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力帆摩托“”荣誉称号。2004 年 8 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对布 2004 年获得资格的产品及生产企业,力帆集团的“力帆(LIFAN)50--200ml 单缸汽油机”榜上有名,这是全国摩托车行业发动机唯一一家企业,也是历届的。
2006 年 1 月,国家公布的“ 100 具价值”排行榜上“力帆LIFAN”商标价值高达 21.333 亿元,排名第 78 位,在汽车行业排名第六。力帆技术中心在全国汽车行业排名第七。力帆集团有三件宝:创新、出口、信誉好。截至 2006 年 7 月,力帆集团已获专利 3286 项,其中力帆 520 获得专利 181 项,居汽车行业。力帆独立开发的 90(100)电启动,立式 100(110)型发动机为全国,在摩托车工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力帆在国内首先开发出 V 型双缸 250 发动机;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摩托车电喷技术、水冷技术和多气门技术。力帆每年以 3-6 个发动机产品和更多的摩托车新产品投入市场,其发动机品种之多居全国之首。力帆的实用新型专利“发动机燃烧
室”被评为“2004 年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组织委员会”金奖。1998 年力帆集团取得自营进出口权,2000 年,力帆集团在重庆民营企业中家成立进出口公司,当年出口创汇 5200 万美元。2005 年出口创汇达 2.61亿美元,居国内同行之首。力帆的产品远销东南亚、西亚、欧洲、非洲、南美等100 多个国家。2001 年 9 月,力帆摩托首销日本,改写了中日摩托车有来无往的历史。2003 年力帆集团开发的摩托车、发动机等产品通过欧盟 e-mark 认证,标志着力帆产品可以自由进入欧洲 18 个国家。“宁可他人负力帆,不可力帆负他人”是力帆的经营信条,力帆倾力为广大消费者奉献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力帆连年获得重庆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1999 年力帆集团在全国获得及人民银行批准,发行了 5000 万企业债券。
在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力帆不忘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从 1992 年到 2006年,力帆向社会累计捐赠 5092 余万元。截至 2006 年 7 月,力帆已建光彩学校67 所,并计划到 2010 年在全国建成 100 所光彩学校。2005 年 11 月,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荣获由国家和中华慈善总会颁布的“中华慈善奖”,成为重庆市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力帆坚持战略也卓有成效。2000 年 8 月,力帆以 5580 万收购寰岛足球俱乐部,“八年寒窗无人问,力帆一球天下闻。”2001 年 12 月 30 日力帆摩托成功飞越红河,实现了摩托在海外的次飞越。2002 年 6 月,力帆摩托从尼泊尔出发攀上 6000 多米的帕乔玛峰。2002 年 11 月,力帆摩托走钢丝成功飞越大渡河。2003 年力帆集团再斥资 3800 万元收购云南红塔足球俱乐部。力帆品牌在国内和的度、美誉度、顾客忠诚度大大提高。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是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副、重庆市业联合会(总商会)会长,曾荣获“全国光彩事业奖”、“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2002 年全国质量管理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2004年 4 月,被全国联、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全国关爱员工民营企业家”称号;2004 年 12 月,尹明善被统战部等五部委授予“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力帆集团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杰出,力帆的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人的重视,尹明善董事长曾多次受到、、、吴仪、、朱镕基等的亲切接见,同志称赞尹明善是一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
二、 重庆力帆集团“走出去”的情况
1998 年 8 月,民营力帆企业获得了进出口权,出口自产的摩托车、通用汽油机,2006 年又开始出口轿车。历经七年多的开拓、发展,2005 年进出口额达到了 3.24 亿美元,其中出口 2.63 亿美元,进口 0.61 亿美元。出口网络已遍及120 个国家,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已占出口总额的 15%。力帆在越南、保加利亚办了合资工厂,在泰国办了合作工厂,今年还将新建或购买第四家国外工厂。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出口额 2.63 亿美元占企业总销售 73.2 亿元的 30%,但利润却占了企业总利润的 75%。即单位销售收入的利润,国外是国内的五倍。如果上述成绩算硬成果的话,100 多个国家营销网络的建设,近 1000 名经营
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品牌附加值的提升这些软成果更是无价之宝。力帆已连续几年被商务部评为“出口”,近在 IBM 公司商业价值研究院评定的《只有 60 家企业可以化》中,有 13 家民营企业,力帆是其中之一。
三、 重庆力帆集团“走出去”的经验总结
力帆七年多的“走出去”实践,用科学发展观来思考,有许许多多的经验教训应当总结,比如:
1、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品牌
无疑,贴牌生产(OEM)是“走出去”的捷径。但专家统计,贴牌生产的企业获得的产品利润不到 10%,90%以上的产品利润被国外的品牌、技术拿走。长此以往,企业只能是“世界农民工”。某些产品,如轿车,若不是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合资方根本不允许你“走出去”。力帆坚持自主创新,到四月底授权专利达 3173 项,技术中心是第 29 名,能自主开发适合国际市场的各种摩托车、汽油机。在国外,力帆坚持自主品牌并用自己有限的财力在国外大作力帆(LIFAN)的和各种营销策划。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民营企业和庞然大物的对手竞争,使力帆在境外渐入佳境。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力帆牌轿车,在国家支持下,今年春天已在同步上市。
2、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民企刚出国门之时,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硬碰硬的对撞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初期实力不够时,应当回避一级市场,营销网络下沉到二、三级市场去打“游击战”。让开大道,占领两厢,努力寻找自己赖以生存的“青纱帐、甘蔗林”,然后再从游击战转为运动战、阵地战。力帆靠越南、伊朗、尼日利亚这些“小”市场求得生存,养精蓄锐之后现在已开始向美国、欧洲市场挺进。
3、要特别重视售后服务
民营企业从“出门不认”的不规范的短缺经济市场长大,走到国外市场也常轻视甚至忽视售后服务,打一枪换一地。这种“一槌子”买卖长长得罪消费者,没有回头客,无可奈何花落去。到国外去售后服务,有外语能力的人员很少有人愿意去国外敲榔头、搬扳手。力帆便在技校职高的青年工人中招聘售后服务“青年远征军”,带薪留职封闭学习半年外语。他们乐于长了学问去留洋,企业有了乐意远征的服务兵,做好了力帆产品的售后服务。
4、市场扩大后应跟进国外办厂或买厂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高兴看到他国产品的大量倾销。到某种程度后,他们必定会提高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甚至采取反倾销或特别保护。当我们在某国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是在所在国办组装厂或收购该国的工厂。用资本输出和技术输出为自己的产品输出保驾护航。上世纪末,上百家摩托企业像潮水一样涌上越南海滩,很快就被越南用配额和高关税赶下沙滩,唯独力帆至今活跃在越南市场,因为及时地办起了力帆越南工厂。不仅可以减少贸易摩擦,成了“上门女婿”后还会得到“娘”的加倍疼爱。力帆越南工厂的投资,两年就全部收回。
5、产品、资本尽力做到进出平衡
力帆 2005 年外贸顺差 2.02 亿元,人民币汇率若升值 1%,净利润就损失 1600万元。除了转变增长方式努力提高附加值之外,的规避办法是进出口基本平衡。到那时,无论人民币汇率是升是贬,都能有失有得,且得失大致相当,左右逢源,“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资本输出到国外办厂虽然获利甚丰,但民企白手起家,本钱微薄,一不小心资金链条绷紧、断裂,便会轰然倒下,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办法是资本输出的同时,努力通过发债、招股、上市等手段使国外资本得以输入。以和气生财的和文化,营造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
四、 对部门的要求和建议
1、政策性银行应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大额度长时间的进出口贸易或国外办厂的贷款支持。力帆这类“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快速长大了,但比起通用、丰田、本田,民企不过是小本经营,没有国家的支持,这些“优势企业”会自生自灭一多半。
2、出口信用公司和相关公司,应该给去风险较大的地区如伊朗、叙利亚、尼日利亚等市场的民企予较高比例的结汇、运输。
3、应强化出口商会的行业自律职能,减少企业在国外比国内更加残酷的不正当竞争
1、 外汇登记,odi登记是什么,需要多长时间,代办贵吗
2、 有很多成功案例,37号文登记全套代办可以吗
3、 我们16年就开始做了,税务问题托管,后续的维护成本,金额多少合适,证书办理背景
关于境内企业对外投资,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给出回复如下:
1、对外投资,其境内企业必须成立满一年;
2、个人37号文,返程投资备案的款项不能大于境内企业注册资本;
3、境外设立的企业,必须与境内企业的行业有关联;
4、对外设立机构成立后,从第2年起,每年的6月30日前,必须向外汇管理局提交年检报告;
5、境内企业对外投资,必须前往企业所在地的商务部对外合作处,办理投资备案证书;接着又到市商务部及发改委咨询了办理个人37号文,返程投资备案备案证书的流程及细节终协助该公司拿下了商务部发改委的两个对外投资的批文
6、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没有一个部门可以统一详细的解答全部流程,每个部门只负责自己的那部分环节,无论从精力还是时间来说都给企业增加了不少的负担。对于整个环节而言,办理对外投资备案证书是前置的环节,特别是投资项目情况说明,是批准备案项目的关键。37号文登记,返程投资,外汇登记,odi登记证书
7、公司介绍我司是一家的跨境商务咨询公司,主要从事跨境投资(ODI)设计及落地、红筹和VIE设计及落地、返程投资设计及落地、进出囗咨询等方面的团队。
8、经过多年在这一领域的深耕,我们已为上百家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并购、红筹和VIE设计的审批环节提供了咨询方案,为众多的企业架设起从境内到境外,从境外到境内的合法的资金通道。
9、我们这部分客户中的15%是上市企业。让资金的进出境合法、合规,为企业的“走出去”保驾护航,是我们的理念。在咨询项目中,我们往往能提供独到观点及真知灼见,这也是我们为客户服务的过人之处。这些真知灼见的背后,是企业每年数亿美元的跨境投盗项目。
业务范围: 1、公司构架规划,境司设立、跨境税收筹划、离岸豁免
2、ODI(企业个人37号文,返程投资备案)备案办理
3、FDI(境外融资及返程投资个人odi备案直接投资)备案办理
4、37号文境外融资VIE架构搭建"
康奈集团有限公司“走出去”案例分析
一、康奈集团介绍
康奈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于 1980 年,是经国家行政管理局核准成立的无区域企业集团。主营中康奈牌皮鞋,兼营涉及皮件、服饰、内衣、商贸、自
营出口等领域。企业现有员工 5000 多名,固定资产 4 亿元,占地 160 亩,拥有一平的制鞋工艺和装备,年产中皮鞋规模达 700 多万双。
康奈集团有限公司现已成为轻工业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皮革工业
协会副理事长单位、质量管理协会理事单位、制鞋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质量效益型(200 强)先进企业,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浙江省皮革制品制造业规模实力和经济效益企业、ISO9002 质量体系和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
1999 年,康奈商标被国家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商标。康
奈皮鞋于 2001 年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首批质量。2001 年,康奈集团有限公司获浙江省质量管理奖。自 1993 年以来,康奈已获得"鞋业大王"、"标志"、"连续八年鞋王"、"鞋王"、“”;蝉联三届"标志杯"全国皮鞋设计大奖赛特等奖等,累计获得各种荣誉 200 多项。
康奈已在全国设立了专卖店 1700 多家,并已远销欧美、东南亚及香港等二
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从 2001 年元月开始,康奈皮鞋专卖店已开到法国巴黎、美国纽约、意大利罗马、普拉托、米兰、那不勒斯及西班牙巴塞罗那等七个国家的大中城市,成为皮鞋行业走向市场的品牌专卖店。
二、康奈集团“走出去”情况
随着2001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经济的一体化时代已经到来。
创立属于的,是经济进入一体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高,在上的
形象已有很大的改变。但是对于制造业来讲,虽然是产量的大国,却是品牌的弱国, 100 名品牌中没有的品牌。制鞋业产量占世界 51%,却没有一个能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
康奈是国内皮鞋行业早实施品牌战略的企业之一,但他们意识到,要想打
造品牌,不能只在自已家门口创,在国内搞得再成功也不能叫品牌,所以必须“走出去”。公司董事会于九十年代就着手研究、制定这一系列计划。
1998 年皮革工业协会提出“二次创业”的理念,皮鞋行业要用 10
到 15 年时间在上创出 3 到 5 个。
康奈海外专卖店经过几年的探索,在以海外招聘华侨为加盟商的基础上,根
据“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发展思路,不断调整海外专卖店的发展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
目前,康奈的海外专卖店已由沿街开设,发展到进入东道国的商场开设专卖
厅、专卖柜,逐步深入到东道国所在城市的销售主渠道,从而使康奈产品逐步得到市场更为广泛的认可,进一步提高了康奈品牌的度。
2005 年,康奈首先在法国执行这个计划。经过一年的努力,康奈已进入了
法国 35 个商场,建立了专厅或专柜。去年 12 月,康奈特意请法国零售商经理德邦·菲利浦先生到公司公司洽谈下一步的发展事宜。德邦先生参观康奈后表示:“俄计划用 5 年时间让康奈进入法国 200 家商场。”眼下,康奈在法国发展步伐非常快。今年七月份前,已计划在商场增加 5 个专卖店,法国巴黎康奈旗舰店即将开业,该店营业面积达 280 平方米。德国柏林、汉堡的康奈专卖店在 6 月 1日开业。奥地利、瑞士、卢森堡的康奈专卖店也将陆续开业。
在去年 12 月 17 日康奈集团成立 25 典上,康奈集团董事长向到会的
和各界人士、新闻媒体宣布了康奈海外发展近期目标:未来 5 年,康奈将在各地开出 1000 家专卖店和专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在世界各地打响康奈品牌,率先实现皮革协会 1998 年提出的在上创出“3 到 5 个品牌”的目标。
三、康奈集团“走出去”的经验和总结
1、借助温籍华人华侨使康奈品牌输出海外。
在上世纪 90 年代末,皮鞋走出国门已经很普遍,但是皮鞋品牌走
出国门还是空白。如何使康奈品牌走向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分析发现,温州有 40 多万华侨分布于世界各地。这本身就是一个得天独厚的黄金销售渠道。康奈每年都要参加世界各地的大型鞋展,接触不少海外温籍商人;华侨也经常会回国探亲访友或从事商业活动。他们就充分利用这种场合向他们宣传康奈品牌,和想“走出去”创牌的想法。康奈“走出去’则品牌的决心与有经商意向的华侨人士不谋而合。经过洽谈和选择,康奈海外加盟商逐步得到落实。在被选择的这些海外康奈店的老板当中,有的在出国前就经营过康奈皮鞋,同康奈建立了深厚了感情。像美国纽约康奈代理商朱先生以前在国内就是康奈的经销商。
2、通过多种形式树立康奈品牌在海外的良好形象。
为了尽快扩大康奈在欧度,康奈在欧美华人报纸、杂志、公共汽车、
路牌灯箱上经常刊登康奈形象和招商。像罗马、米兰、巴黎、雅典等地华人华侨、亚洲裔都是《欧华时报》、《欧洲时报》等华文报纸的读者。这个群体不仅成为康奈的加盟商,更多的成为康奈皮鞋在海外的批忠实消费者。康奈皮鞋零售价均在 60 美元以上,款式适合当地消费。现在,消费者中各种肤色的人种有。康奈大部分市场的消费人群比例,已由当初华侨占多数变成当地外国人占多数。到 2005 年底,康奈在美国、意大利、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加纳、越南等十几个国家开出专卖店 100 多家。
3、牵手鞋业专家,规避“走出去”的技术壁垒。
世界鞋业的品牌多在欧美,世界的鞋类研究组织也以欧美有
名。像 SATRA 就是一家 1919 年组建于英国的性鞋类研究机构,许多品牌公司均使用或参考 SATRA 的技术标准。参与化经济,打造品牌,如技术标准上不能与接轨,将会成为“走出去”的企业面临的技术壁垒。康奈在制定“走出去”战略时,对此有较充分的认识,并决定加入 SATRA 组织。
2001 年,康奈成功地成为 SATRA 组织的成员后,SATRA 每年都为康奈提
供包括提高产品工艺、产品品质、产品检测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康奈主动提出与 STATRA 合作建实验室,SATRA 派其亚太负责人来洽谈,终在 2004年签定了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内容包括,康奈将在 SATRA 的技术服务下,投资10 0 0 万元建立鞋类研发实验室,研发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傅螫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对康奈的评价是:康奈与 SATRA 合作,解决了鞋业怎样符合规则的问题。
4、提倡“三多三少”, 和谐共赢“走出去”
在“走出去”的实践中,康奈充分认识到只有“和谐”才能“共赢”,“和
谐”才能实现 “走出去”的战略目标。所以,康奈就充分利用论坛这个舞台来表达他们的观点。2005 年 7 月 4 日,在北京,由轻工业联合会主办、康奈集团协办的《破解鞋业走出去困局—一 2005 北京·世界鞋业论坛》上,来自各地的制鞋精英聚在一起,商讨鞋上的未来发展。在那次会议上康奈提出了寻求和谐发展的思路: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制鞋企业应当做到“三多三少”:多一些主动,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品牌,少一些数量;多一些融合,少一些摩擦。只有在发展中寻求和谐,在诚信、公平的世贸规则框架下,找到解决摩擦和争端的方法,才是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