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程序、APP所需要的互联网信息算法备案怎么申请?办理材料及流程是什么?
申请互联网信息算法备案(针对小程序、APP)的办理材料及流程如下:
一、办理材料
主体资质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彩色扫描件:需加盖公章,证明企业合法经营资格。
法人代表身份证正反面彩色扫描件: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
算法安全责任人身份证明、工作证明及联系方式:确保责任人身份明确,便于后续沟通。
ICP备案证明或ICP经营许可证:若涉及网站服务,需提供此证明以验证合法性。
算法相关材料
算法说明书:包含算法类型(如个性化推送、生成合成等)、功能、应用场景、技术原理等。
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分析算法风险(如数据安全、算法公平性、技术可控性)及应对措施。
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及管理制度:阐述企业在算法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
算法备案承诺书:需打印并加盖公章,承诺遵守相关法规。
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包含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
产品相关材料
产品情况说明:如APP、小程序访问路径及功能描述,明确产品与算法的关联。
拟公示内容:包括算法基本原理、应用场景、输入输出模态等信息,以便向公众公示。
其他辅助材料
第三方数据合作证明:如使用外部数据源,需提供合作证明截图,确保数据来源合法。

二、办理流程
系统注册与登录
访问国家网信办指定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https://beian.cac.gov.cn),注册账号并完成实名认证。
填报主体信息
填写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及算法安全责任人信息。
上传《算法备案承诺书》《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等制度文件。
审核周期:约5-10个工作日。
填报算法信息
基础属性:选择算法类型(如个性化推送、生成合成等)、应用领域、上线时间。
详细属性:描述算法模型、训练数据集、策略逻辑、风险防范机制等。
附件上传:提交《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拟公示内容》等材料。
审核周期:约20-40个工作日。
绑定产品或服务
说明算法关联的具体产品(如APP、小程序)或服务功能路径。
例如:短视频推荐算法需关联对应平台的功能模块。
网信部门审核
审核周期:全程约2-4个月,具体时间取决于材料准备、审核复杂度及省市网信审批进度。
关键节点:
初审:约5-10天,审查主体资质材料。
复审:约20-40天,审查算法详情及产品关联性。
公示:7天,公示期无异议后备案完成。
获取备案证书
审核通过后,系统生成备案编号及电子证书,企业需下载保存。
公示要求:在网站/APP显著位置展示备案号,并提供链接跳转至国家网信办备案公示页面。
三、注意事项
备案范围
覆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如内容推荐、信息过滤)及生成合成类算法(如AIGC产品)。
适用主体: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如AI工具开发商)、技术支持者(如提供算法模型的公司)。
合规风险
未备案企业可能面临产品或服务下架、罚款(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甚至刑事责任。

材料真实性
填报信息需与实际情况一致,否则将影响备案结果并导致后续处罚。
变更与注销
主体信息(如单位名称、法人、联系方式)或网站信息(如域名、服务器IP)发生变更时,需在30日内通过原备案平台提交变更申请。
若网站不再运营,需主动申请注销备案,防止域名被恶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