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认证本质与核心定位
一、认证本质与核心定位CE-RED 全称为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Radio Equipment Directive),依据指令 2014/53/EU 实施,是欧盟针对无线射频设备的强制性准入认证,于 2016 年 6 月 13 日正式取代旧版 R&TTE 指令。其核心目标有三:
1. 保障安全合规:确保产品符合电磁兼容、电气安全及人体健康标准,例如限制手机等设备的 SAR 值≤2.0 W/kg(10g 组织平均);
2. 规范频谱使用:避免无线设备相互干扰,实现频谱资源高效利用,如 5GHz 频段设备需 60 秒内响应雷达信号切换频道;
3. 消除贸易壁垒:作为欧盟市场 “通行证”,贴有 CE 标志的产品可在 27 个成员国自由流通。
二、适用范围与产品分类(一)覆盖产品类型所有使用无线电频谱的设备均需认证,典型类别包括:
• 短距离通信设备:蓝牙耳机、无线鼠标、智能门锁、433MHz 遥控玩具等;
• 专业无线电设备:无线对讲机、工业传感器、无线麦克风等;
• 移动通信设备:智能手机、5G 模块、Wi-Fi 路由器、车载通信终端等;
• 特殊领域设备:GPS 终端、RFID 阅读器、卫星通信设备、医疗无线监护仪等。
(二)风险等级划分欧盟按风险程度实施差异化管理:
• 消费级设备(如蓝牙音箱):基础测试 + 自我声明即可;
• 专业级设备(如工业对讲机):需额外满足行业特定标准;
三、核心合规要求CE-RED 认证围绕四大技术维度构建标准体系,具体要求随产品类型动态适配:
| 维度 | 核心标准与要求 | 典型应用场景 | 
| 射频性能 | 遵循 ETSI 标准,控制发射功率、频率稳定性、杂散辐射。如 Wi-Fi 设备需符合 EN 300 328,SRD 设备需符合 EN 300 220 | 2.4G 蓝牙音箱的功率≤10mW | 
| 电磁兼容性 | 通过 EMC 测试,包括辐射骚扰(30MHz~6GHz)、抗扰度(静电 / 射频干扰)等,执行 EN 301 489 系列标准 | 手机在 3V/m 射频场中保持通话 | 
| 电气安全 | 依据 EN IEC 62368-1,防触电绝缘≥3000V,电池过充 / 短路防护,外壳阻燃等级 V-1 以上 | 无线充电器的绝缘性能测试 | 
| 健康防护 | 贴近人体设备需做 SAR 评估(EN 50566),非贴近设备需满足 EN 62311(距离≥20cm) | 智能手机的头部 SAR 值检测 | 
1. 产品定位:明确无线功能(如 Wi-Fi / 蓝牙)及对应标准(如 EN 300 328);
2. 文件准备:需提交电路图、PCB 布局、BOM 清单、天线规格、定频软件、用户手册等 11 类资料;
3. 实验室测试:完成 RF 性能、EMC、LVD、SAR(如适用)等项目测试,生成报告;
4. 合规声明:普通设备签署 DoC 自我声明,高风险设备需公告机构审核发证;
5. 标志使用:加贴 CE 标志,高风险产品需标注公告机构编号。
(二)周期与成本• 周期:1~4 周(视产品复杂度,特殊设备可能延长);
五、合规风险与应对策略
(一)主要风险点1. 测试失败:2025 年初 23% 中国无线产品因认证缺陷被拦截,40% 问题出在 EN 300 328 的自适应跳频要求上;
2. 监管处罚:欧盟通过 REDCA 系统抽查,违规产品将面临扣留、销毁,企业可能被高额罚款;
3. 文件缺失:技术文件需保存 10 年,抽查无法提供将直接判定不合规。
(二)实操建议1. 提前适配标准:跟踪 ETSI 标准更新(每 2~3 年迭代),如 EN 300 328 V2.2.2 已取代旧版;
2. 采用模块化认证:使用预认证无线模块(如 Nordic nRF 系列),可豁免整机射频测试,降本 30% 以上;
建立合规体系:硬件变更(如天线更换)需重新评估,定期开展内部合规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