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4806.12-2022:食品接触用竹木制品的安全
一、标准基石:定位与适用范围1. 核心定位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2022 年 12 月 30 日起强制执行,是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生产、监管、选购的法定依据。
2. 适用边界
覆盖以竹、木、软木为原料的各类制品,包括:
◦ 日常厨具:竹筷、木铲、砧板、蒸笼等;
◦ 包装材料:点心盒用植物纤维板、软木塞;
◦ 注意事项:天然软木因材质特性,允许正常虫蛀现象。
二、核心技术要求: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管控(一)基础框架:锚定通用标准需符合 GB 4806.1-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这是所有食品接触材料的强制性底线标准。
(二)五大技术维度详解
| 要求类别 | 关键指标与规范 | 特殊说明 | 
| 原料要求 | 原料不得危害健康;油、蜡、添加剂需符合 GB 9685-2016 及相关公告 | 目前 GB 9685 暂未明确竹木专用添加剂,后续将补充完善 | 
| 感官要求 | 色泽正常、无毛刺 / 霉斑 / 异臭;浸泡液无异常着色 / 沉淀 | 天然竹木浸泡液的正常色泽与香气不属于 “异常” 范畴(如鸡翅木厨具) | 
| 理化指标 | 1. 迁移物:总迁移量(仅含涂料 / 黏合剂产品需检)、甲醛、二氧化硫、五氯苯酚2. 残留物:噻菌灵、邻苯酚等 4 项防腐剂 | 婴幼儿用品总迁移量≤60mg/kg;二氧化硫检测仅用水作模拟物 | 
| 微生物指标 | 直接接触且未消毒的制品: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均不得检出 | 需清洗 / 去皮的制品除外,参考 GB 14934-2016 标准 | 
| 标签标识 | 需注明 “食品接触用” 或调羹筷子标志;包含产品名、材质、生产商、标准号等信息 | 标识优先标注于产品或最小销售包装醒目处 | 
1. 化学迁移风险
◦ 二氧化硫:源于漂白,可能引发恶心呕吐,标准明确水基模拟物检测要求;
◦ 甲醛 / 五氯苯酚:作为防腐剂易残留,五氯苯酚检测需加转化后测定;
◦ 防腐剂残留:噻菌灵等 4 项指标参考日韩标准设定限值,避免过敏致癌风险。
1. 微生物污染风险
竹木多孔结构易吸潮发霉,生产需严控防腐工艺,使用后需保持干燥。
2. 添加剂合规风险
虽暂未明确竹木专用添加剂清单,但严禁使用 GB 9685 未批准的物质。
四、实践指南:企业与消费者的行动纲领(一)企业合规要点1. 建立原料溯源体系,杜绝劣质竹木与违禁添加剂;
2. 对含涂料 / 黏合剂的产品强制检测总迁移量;
3. 标签需完整标注 “GB 4806.12-2022” 符合性声明。
(二)消费者选购与使用技巧1. 四步选购法
◦ 查标识:确认 “食品接触用” 字样及完整生产信息;
◦ 看外观:选无霉斑、毛刺、变形的产品;
◦ 闻气味:避免味、油漆味等异味;
◦ 选材质:优先无涂层天然竹木,减少化学迁移风险。
1. 使用须知
首次使用前用沸水浸泡消毒,日常保持干燥,避免长期潮湿滋生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