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在存放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产生自行放电现象。
正常的蓄电池,每存放1天,电能容量约损失1%~2%,即一个充足了电的蓄电池,存放一个月的时间,电池的电量大约损失一半。
一、自行放电原因
1.蓄电池外部有搭铁或短路。
当蓄电池引出导线与机体搭铁,或蓄电池壳体上有扳手、铁丝等导体将正负极连通,将会产生剧烈自行放电,很快将电能放完。
当蓄电池外壳、顶盖上有溅漏的电解液时,也可将正负极接线柱连通而放电。
FirstPower一电LFP1255应急照明蓄电池12V55ah
2.蓄电极隔板腐蚀穿孔、损坏,或正、负极板下的沉积物过多,这时正、负极板便直接连通而短路,引起蓄电池内部自行放电。
3.电解液不纯,含有杂质,或添加的不是纯净水,这时电解液中的杂质随电解液的流动附着于极板上,各杂质之间形成一定的电位差,便会在蓄电池内部形成许多自成通路的微小电池,使蓄电池常处于短路状态。
试验表明,电解液中若含有1%的铁,蓄电池充足电后会在24小时之内将电能全部放完。
4.蓄电池极板本身质量不行,含杂质较多,也会形成许多微小电池而自行放电。
5.蓄电池存放过久,电解液中的水与硫酸,因比重不同而分层,使电解液密度上小下大,形成电位差而自行放电。
FirstPower一电LFP1255应急照明蓄电池12V55ah
二、预防措施
1.加强保养,保持蓄电池上盖清洁。
2.保证电解液有较高的纯度,在配制电解液、添加蒸馏水时,都应严防杂质进入。
3.蓄电池在存放过程中应经常充电,使电解液密度保持均匀,并使液面不致下降。
4.冲洗蓄电池外表时应预防污水从加液口盖或通气孔处进入蓄电池内部。
5.隔板、极板损坏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6.更换电解液时,一定要将蓄电池内的残液清除干净。
FirstPower一电LFP1255应急照明蓄电池12V55ah
蓄电池鼓涨原因
1、通气孔堵塞
如果蓄电池加液盖上的通气孔堵塞或不畅通,在充电时间过长或充电电压过高情况下产生的气体将逐渐积累,从而导致蓄电池壳内压力越来越大,后导致蓄电池鼓涨。
2、充电时间过长
上面说过,当蓄电池充电电流过大或充电时间过长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
电流过大或充电时间过长还会导致电解液温度迅速提高,而这也容易导致蓄电池鼓涨。
3、蓄电池极板发生硫化
如果蓄电池的极板发生硫化,那么在充电过程中,单格电压及电解液温度就会迅速升高,气泡的产生较早,并且反应剧烈,这时候就很容易导致蓄电池鼓涨。
FirstPower一电LFP1255应急照明蓄电池12V55ah
4、连续起动启动马达时间过长
当起动启动马达时,蓄电池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向马达提供很大的电流,而大的起动电流必然会引起蓄电池内部剧烈的化学反应,并会伴随气体的产生,当启动马达连续使用时间过长,则会加剧气体的产生,这就增大了蓄电池涨裂的可能性。
5、蓄电池内极板极耳和极柱与汇流排焊接不牢固
当蓄电池内极板的极耳和极柱与汇流排焊接不牢固,如果大电流放电,焊接处会因接触点过细或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烧蚀现象,这就会出现火花,把蓄电池产生的氢氧混合气体点燃,从而导致蓄电池爆炸。
FirstPower一电LFP1255应急照明蓄电池12V55ah
6、电解液粘度过大
如果电解液粘度较大大,那就容易导致渗入极板孔隙的速度慢,也会使得内阻增大,这样放电中消耗在内阻上的电压降也就增大。
这就会引起电解液温度迅速升高,并产生大量的气体,从而使得蓄电池内部的气体压力增大,导致蓄电池鼓涨。
7、电解液量过少
相信大家都知道,蓄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导致电解液减少,此时就需要添加电解液或蒸馏水。
电解液减少后充电过充就会发生蓄电池鼓涨现象,甚至还会引起爆炸。
8、充电机损坏
当充电机或者是发动机上的发电机损坏时,其电流或电压有可能忽大忽小,这就容易导致蓄电池中发生剧烈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气体,继而导致蓄电池鼓涨。
FirstPower一电LFP1255应急照明蓄电池12V55ah
FirstPower一电LFP1255应急照明蓄电池12V55ah
FirstPower一电LFP1255应急照明蓄电池12V55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