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苹果产品的消费者,大多对「绿联快充数据线」不陌生。从代工原厂数据线、成立自有品牌、改善消费者体验到布局线下分销平台、入驻国际电商平台......绿联的年,每一步都似算无遗策,击鼓传花般造出一个备受资本青睐的中国品牌。
如今,这一极早就在深圳华强北崭露头角的品牌准备登陆资本市场,但逐年上涨的高额平台服务费、材料费、物流费,无一不是必须被纳入考量的重要因素。
下一步,绿联该怎么走?一起来看看。
01一根数据线的出生史
2007年,张清森大学毕业后南下深圳,做起了外贸业务员的职业。2年后,张清森选择辞职创业。2009年,绿联公司成立。
绿联的初业务是做各大代工厂,主要帮客户做数据线。不需要设计,也不用技术,当时的绿联只是个无情的生产和贴牌机器。
那时候出口贸易正值火热,华强北遍地都是同款,想要争取客户,厂家间打起了价格战。由于缺乏定价权,厂家只能任由客户摆布。2010年7月,绿联公司收到客户对已签合同要求降价的邮件,客户指出其他公司在价格上便宜1美元,要求绿联降价。即使绿联知道这是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但产品已经做好,
如果客户取消订单,不仅货款拿不到,还会增加库存。无奈之下,绿联接受了降价。
也正因为如此,事情有了转变——张清森坚定了自己做品牌的决心。
02弯道超车
2011年,绿联品牌正式成立。凭借前两年代工厂的经历,绿联的起步还是选择了老本行数据线。
细心的张清森发现,市面上大多的产品都是以国外标准来做的,比如连接高清电视的数据线,6英尺的长度在国外是常见尺寸,但1.8米似乎并不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
面对这一空白领域,张清森迅速做出了行动。0.5米、1米、2米、3米、5米长度的数据线一出世就受到了客户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