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就是, 规模更大的每日优鲜亏得更多——2019年,每日优鲜收入只有60.01亿,亏损却高达29.09亿。
因为工作不利,到2019年7、8月份杨毓杰已经被徐正安排去分管大区业务,直至后来离开每日优鲜。野心勃勃的徐正本打算在上海待满一年,但知情人士告诉36氪未来消费,“不到半年,徐正就回到了北京”。
结局正如后来外界看到的,在上海市场每日优鲜几乎完败叮咚买菜。当年7月,叮咚买菜上海日单量稳定超过每日优鲜,复购率等关键指标也优于每日优鲜。
一位每日优鲜高管向36氪未来消费这样总结这一战失败的原因:“叮咚一出场就主打‘活鲜蔬菜’和免配送费,‘做好一顿饭’的心智深入人心,但每日优鲜一直都是主打水果,上海人民对此并不感冒”,虽然后来拼命扩展SKU,但在商品层面始终无法获得用户认可,忠诚度相当差。
屡战屡败的新业务:进一步榨干现金流
与叮咚买菜一战大量消耗了每日优鲜的元气。对内,什么火就做什么的新业务“探索”却持续了一整年,这进一步榨干了其现金流。
踩着拼购电商的风口,2019年初每日优鲜推出了“每日拼拼”,通过拼团的社交裂变方式,试图覆盖前置仓模式覆盖不到的下沉市场。
每日优鲜前COO孙原当时的对外解释是,“每日优鲜确定了消费者圈层,每日拼拼是增量和想象空间。”
相较于其他社交拼团平台,每日拼拼更强调上下级隶属关系,给出的返利相当“诱人”,比如别的甄选师可获得返利12%、从直属粉丝首单抽取7元、直属团队则返利20%……
时每日拼拼一度扩张至近600人的团队,但在上线四个月后便快速解散。一位每日拼拼的前员工告诉36氪未来消费,从一开始拼拼就与主商城业务存在左右手互搏,大仓和供应商几乎都共用,“商品选择不多、价格也没有优势,能做成才是怪事”。咖啡业务“小红杯”则是另一个失败的尝试。做法是在前置仓内陈设咖啡机,希望通过卖咖啡来提升单量,单杯补贴5-10元,价格在10元上下。这个业务在上海和北京上线2个月同样匆匆下线,成本上千万元商用咖啡机很快闲置。
资金充裕时,每日优鲜甚至还动过盒马模式的主意,做了一个大型商超,想学习盒马做店仓一体,然后辐射周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