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些刻板印象不同的是,如今的“莆田鞋”,已经作为一个区域性集体商标“登堂入室”,并与20个本地鞋企联动创牌。大批原创设计的全新鞋款,于9月在天猫“莆田鞋源头直供旗舰店”预售。
在经年累月的代工和仿制中莆田鞋收获了自己的技术积累;但要摘下“仿冒”的标签,作为一个新秀品牌博取市场认同,它仍然有漫长的阵痛和转型期要面对。
《天下网商》和几位莆田鞋品牌商家聊了聊,他们有的斗志昂扬,有的不善言辞,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或多或少,他们都把“莆田鞋”视作质量和工艺的代名词。
那是一种对莆田鞋的“底气”。
电商作为一座桥梁,将莆田鞋的此岸和彼岸连接起来。在政府、鞋企、天猫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中,暗藏着“再造一个千亿产业带”的雄心。
01捷径的代价
莆田是走过“捷径”的。
20世纪90年代,莆田、晋江都曾是东南沿海的鞋业重镇,两地有成熟的产线和极高的工艺水准。但随着金融危机来临,代工订单逐渐向东南亚转移,为了生存,晋江尝试着白手起家,创立自主品牌;而莆田大多鞋企守着越来越微薄的利润为国内外品牌加工生产,少数则仿照款式,生产擦边球产品。
这对兄弟终走向不同的方向:晋江涌现了安踏、特步、361°等国民品牌,莆田生产的鞋履虽然有口皆碑,整个区域的商誉却蒙上一层仿冒的阴影。
然而,时代并没有磨灭莆田鞋企“创牌”的梦想。
“莆田这两个字,就有着很高的市场认可度。”陈长炜说。这名在制鞋业摸爬滚打了6年的90后,于2021年创立了自主品牌“超火”。
在做“公版鞋”蔚然成风的莆田,自主创牌是一次艰难的突围。陈长炜说,所谓公版鞋就是模仿元素的鞋,乍看和非常相似,“俗称擦边品牌。”全莆田小有名气的自主品牌不过寥寥十来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