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前五大便携式储能设备厂商都在中国,一些电源周边产品生产企业,也逐渐利用各自优势转战户外移动电源赛道。天眼查数据显示,“便携式储能电源”业务相关的企业达1776家。其中在2022年1月1日至7月25日期间注册成立的,就有1644家。
在众多“转战”企业中,有不少共享充电宝行业出身企业的身影,比如电小二、羽博、品胜等。究其原因,除了移动电池蓝海汹涌之外,更多的是共享充电宝产业早已成为红海。
近几年来,共享充电宝企业们糟心事不断,其中盈利艰难问题令人头疼。
卓源资本CEO林海卓也对亿欧直言,共享充电宝企业毛利很薄,甚至多数产品寿命不超过18个月。
事实也确是如此。《2020共享充电宝研究报告》提到,在直营模式下,共享充电宝毛利率至少能达到24.85%。而各项成本中,设备成本仅为15.4%,商户成本占据多,将近48%。简而言之,共享充电宝企业赚来的钱其中有一半被商户抽走。
此外,一组来自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电宝的总用户规模增速已从2018年的104.9%跌至2020年的15.6%。见此惨状,共享充电宝厂商们纷纷“窜逃”,寻找新的增长以求自救。
一直以来,它们做过不少尝试,但“玩得花,混得惨”,无论是卖白酒、搞短视频,还是玩智能硬件,终都以失败告终。
比如跑去卖白酒的怪兽充电已经连续三季度亏损,根据财报,怪兽充电2021年第三季度亏损7940万元,第四季度亏损6850万元,2022年季度净亏损为9640万元。搞短视频的小电科技在2021年递交了招股书后至今都未上市成功,且据相关媒体报道,小电预计裁员2000人,约占公司总人数的近40%。
即使众多转型中的共享充电宝厂商们深陷泥潭,但也总有率先跑出来的先锋。
以华宝新能为例,该公司早期以共享充电宝ODM业务起家,2015年开始布局户外储能市场,并创立了自有品牌电小二,如今已经成为全球出货量大的便携式储能设备厂商之一。
宝新能的业务转型也迎来了收益的连年增长。财报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华宝新能营业收入分别为3.19亿元、10.70亿元、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645.16万元、2.34亿元、2.80亿元。而华宝新能在2015年的营收为1.43亿元,6年内华宝新能营收增长了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