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6ES7317-2FK14-0AB0详细说明
1 引言
传统的纺织工业工艺流程包括纤维、织造、后整理和服装四个部分。织造工艺包括机织、针织、编织和非织造。针织又分为经编和纬编。经编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形成的针织物称为经编织物 。
我国的经编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断的结构调整,特别是近几年新兴地区经编企业起点高、产品结构合理、规模效益明显,高校和科研单位科研力量的注入,以及产学研的结合使我国的经编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正逐步成为世界经编工业的中心。
传统的经编机多为链条式经编机,由于其为机械主轴传动结构,没有导入电气传动,造成其以下缺点:织花速度慢,效率低;链条机构复杂,每更换一种花型,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且每一花型对应一种链块,这样更换花型时间长,成本高。造成小批量定单失去生产意义;
由于机构的复杂性,致使复杂花型无法在链块机上进行生产。只能生产花型较简单的布料,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全伺服经编机已在纺织中渐渐得到应用。现在全伺服的经编机在产量,效率,花型多样性,产品质量上都有很好的优势,将成为未来提花织布的主流。
2 全伺服经编机系统构架
2.1系统架构(图1)
![图1](https://www.jdzj.com/plc/plcedit/UploadFile/201152495141199.gif)
图1 全伺服经编机电控系统架构
2.2系统配置
系统配置参见表1。
![表1全伺服经编机电控系统配置](https://www.jdzj.com/plc/plcedit/UploadFile/201152495143424.gif)
表1全伺服经编机电控系统配置
1 控制部份。系统采用DVP80EH00T+DVP08HN00T+ DVP08HN00T+DVP08HN00R系统集成
做为主控制器,进行横移信号的采集,进而再同步发送给各个分控制器(DVP32EH00T),系统分控制器共有28个DVP32EH00T,每组分控制器控制两轴梭节伺服。分控制器与伺服分别通过RS485通讯到上位计算机上,进行监控。
2 驱动部份。系统共有56条梭节,由台达56套ASD-A 750W的伺服进行控制,伺服
的动作根据织花转换程序事先转换好的存储在分控制器中花型数据进行动作。
3 监控部份。上位监控部份由一台研华触摸式平板电脑TPC-1260,配以监控软件来
完成;电脑上还运行织花花型转换程序进行花型数据的转换与下载。
3全伺服经编机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
全伺服经编机主要包括电子送经系统、梭节横移系统、电子提花系3个部份构成。
3.1电子送经系统
电子送经系统主要功能在于控制各种纱线的送经速度及张力的控制,不至于将纱线送断,造成断纱而无法进行织花。该系统主要由3套伺服+PLC来实现其功能。
3.2梭节横移系统
梭节横移系统是由台达PLC,ASD所构成的系统,也是本文主要介绍的部份。框架详见系统框图。
经编机的梭节一般有56条或40条,目前多的是56条。每条梭节由1个750W的伺
服来控制。由于控制轴数太多,故采用分散控制。梭节横移系统主要有两个关键点:
1每个梭节横移的速度及精度。经编机的主轴要求转速达到400转,主轴每转一周横移
要动作一下,且动作时间只有1/3转的时间内要完成,否则横移失败。
2花型是数据转化。由于织花的花型是由纺织CAD软件生成的。系统需要将纺织CAD生
成的相关花型数据转换成PLC能识别的数据,进而进行梭节横移控制。目前系统采用VB编写了一个花型转换软件来完成花型数据的自动转换及数据的下载。
目前系统采用台达EH系列的PLC作为控制器,利用EH PLC良好的伺服定位功能、丰富的内部数据资源、与台达伺服的无缝通讯功能。使得控制与驱动紧密结合,两者紧密结合,使系统控制的更好。
3.3电子提花系统
电子提花系统主要用来花型的提取,再配合梭节的横移以实现花型的成型。其主要由一个嵌入式系统来实现:提花数据是转换及提花的动作控制;执行动作由3146-4096个电磁阀来实现。由于电磁的动作响应速度较慢,现在慢慢地被动作响应快的压电陶瓷所取代。
整个系统除了控制、驱动外,还有个良好人机对话。这主要由研华的触摸电脑TPC-1260来完成,电脑上运行监控软件与织花转换程序。
4 监控软件功能设计
4.1系统运行监控
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监控:伺服的运行状态,PLC、伺服的通讯状态,花型运行的梭节号等等运行状态。
4.2参数设置
完成系统的参数设置:机械参数、运动参数。机械参数主要是主轴参数,用来做横行追踪的;运动参数主要是给PLC定位控制用的(脉冲频率,滤波时间,加减速时间等等)
4.3工艺装针
该功能是实现梭节的初始装针。
4.4故障处理
主要用来进行伺服报警的故障处理及断纱的处理。
4.5盘头控制
主要用来监控电子送经部份的。
4.6用户管理
用来设置相关的操作权限及密码的设定。
4.7帮助
对系统的疑问可以在帮助中查找
5 结束语
整套系系统统采用性价比极高的台达机电产品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在整个项目的沟通过程中,解决综合问题比较突出的显现中达产品在系统整合上的优势。
一、前言
棉纺工序关键-并条机能适应纯棉纺、棉型化纤及中长纤维的纯纺与混纺等多种工艺的并合牵伸,以提高棉条长片段均匀度及纤维的伸直平行,使不同质量的纤维在棉条中的混合更均匀。可用于精梳后一道并条,缩短了流程,具有较好的熟条质量,尤其是降低重量不匀率,改善条干CV值均有明显效果,其质量指标能达到相关乌斯特统计值25%水平。
国产新型高速并条机设计速度在600-800m/min或以上,实开车速应达到400m/min,国产新型高速并条机大多为双眼,单眼并条机已研制成功。
![](https://www.jdzj.com/plc/plcedit/UploadFile/201152310334221.jpg)
二、 高速并条机结构和规格:
1、机架
1.1机架
机架由底板、车头墙板、车尾墙板及车面组成框架。墙板已由铸件改为槽钢焊接,达到机架结构稳固,防震性好的要求。
1.2外罩
冷轧钢板,经钣金生产线和喷涂生产线加工而成。
2、传动系统
2.1主电机可为双速电机,大多均为变频电机,其调速方便、准确,启动平稳,开速时间可调且节电效果明显。一般电机带电磁制动,制动过程平稳可靠,制动时间≤0.3秒。
2.2牵引系统均用同步齿形带、导条罗拉采用平皮带传动,减少了传动级数,提高了传动**性、柔韧性和可靠性,稳定了牵伸效果,降低了噪声,能消除由于开关车造成的粗细节,给纺纱质量提供了保证。
2.3主传动齿轮普遍采用斜齿,提高了齿面精度,并置于车头齿轮箱内,实行油浴,减少了保养时间,控制了噪声,增加了使用寿命。
3、牵伸机构
3.1牵伸形式。曲线牵伸形式使条子质量提高。
3.1.1三上三下压力棒上托式曲线牵伸,其机构为简单,车面占用面积少,罗拉隔距调节余地大,虽能适应并条机的高速和质量要求,中罗拉胶辊既是后区的牵伸辊又是前区的握持辊,其工作条件和受力状态不易稳定,牵伸作用受到一定局限性。
3.1.2三上三下压力棒加导向辊曲线牵伸,该牵伸形式是在三上三下牵伸机构上在前上罗拉前加装一根与前胶辊同为F36mm的胶辊,其与前罗拉中心距为34.01mm,为此,该机型前罗拉直径由35mm增大为4.5mm,使导向辊的安装较为宽舒,并能获得较高的出条速度。导向辊能较好地改变输出条子方向,由与喇叭口轴线相差900减小到300以下,利于高速条子顺利通过喇叭口,缩短了输出距离,减少了机前涌头现象和意外牵伸,还有利于高速牵伸的稳定。
![](https://www.jdzj.com/plc/plcedit/UploadFile/201152310334707.jpg)
3.1.3四上四下压力棒曲线牵伸,是在三上三下的基础上增加一根罗拉和胶辊,从而形成三个区域,其后区为低牵伸区,前区为主牵伸区,而中区为微张力牵伸区。这种设计改善了前区的后胶辊和后区的前胶辊的工作条件,使前区的后胶辊主要起握住作用,后区的前胶辊主要起牵伸作用,使牵伸过程中的受力状态较为合理,可获得较好的握持效果,利于稳定条干质量。
3.1.4四上四下压力棒加导向辊曲线牵伸,是在前胶辊前加装一根相同直径34mm的胶辊作为导向辊,从而减小输出条进入喇叭口的角度,该机设计5根上胶辊均为F34mm,四根罗拉同为F35mm,虽减少了规格和备件,方便了管理,但导向辊过于靠近前胶辊,其在前罗拉上的包围弧较短,对高速输出须条的控制有一些影响。
3.1.5牵伸形式特点比较。
·从提高牵伸过程稳定性讲,四上四下压力棒曲线牵伸是获得好评的形式之一。
·从并条机不断提高设计速度讲,如何稳定条干质量在较高的水平,选用当前较适宜的牵伸形式则显得更加重要。
·压力棒的材质、断面几何形状、安装位置、防尘、除尘等均为牵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必须重视。
导向辊是并条机在高速前提下出现的附加装置,使用趋势明显。
3.2对罗拉的要求
3.2.1在牵伸机件中,前罗拉的实开线速度已达到400m/min的高速,其机械振动也会加大而产生机械波,影响牵伸握持的稳定性,导致须条出现牵伸波,使条干质量下降。
3.2.2罗拉联接端面跳动及工作外圆跳动其制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