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模块6ES7510-1SJ01-0AB0现货供应

西门子模块6ES7510-1SJ01-0AB0现货供应

发布商家
浔之漫智控技术-西门子PLC代理商
联系人
聂航(先生)
电话
15221406036
手机
15221406036
微信
15221406036

西门子模块6ES7510-1SJ01-0AB0现货供应

为了安全起吊和运输电机,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警告

不按照结构形式进行运输

如果不按照各结构形式电机的相应位置来运输和起吊电机,电机可能倾倒,在起重装置上滑动或坠落。这可能会造成人员死亡、重伤或是财产损失。

  • 当起吊电机时,仅允许使用加装在定子机座上的起重附件。

  • 请使用与电机位置相对应的起重附件。

  • 请仅使用合适的导绳装置和撑开装置。

 

警告

重心不居中

如果电机重心不位于两个吊装点的中心,则在运输或起吊时电机可能会倾倒、在起重装置上滑动或坠落。这可能造成死亡、重伤或财产损失。

  • 在进行所有运输作业时都请遵守电机上注明的搬运说明。

  • 请注意起重钢丝绳或吊装带的不同负载能力,以及起重装置的起重能力。

  • 只能在相应的重心位置上运输或起吊电机。如果电机重心没有位于两个吊装点的中心,要将吊钩定位到重心的上方。

 

安装从动元件

 

平衡方式

转子是动平衡的。对于带有滑键的轴伸端,在轴伸端驱动侧的端面可看到以下表示平衡方式的代码:

安装从动元件

前提条件

安装

带滑键的轴伸端

为了保持动平衡质量,可采用以下方法:

甩出的滑键可引发危险

滑键仅在运输过程中被固定以防止脱落。未安装从动元件(如联轴节等)而运行时,滑键会被甩出。

从而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以及财产损失。

    plc的种类很多,使其在实现的功能、内存容量、控制规模、外形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PLC的分类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标准,而是按I/O总点数、组成结构和功能进行大致分类。
    1.按I/O总点数分类
    按I/O点数分通常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机三种。
    (1)小型PLC。I/O总点数为256点及其以下的PLC。
    (2)中型PLC。I/O总点数超过256点且在2048点以下的PLC。
    (3)大型PLC。I/O总点数为2048点及其以上的PLC。
    当然,还有把I/O总点数少于32点的PLC称为微型或超小型PLC,而把I/O总点数超过万点的PLC称为超大型PLC。
    此外,不少PLC生产企业,根据自己生产的PLC产品的I/O总点数情况,也存在着企业内部的划分标准,如Omron公司的PLC分类方式如下:
    (1)微型机。控制点数仅为几十点,如CPMIA、CPM2A/2AE、CPM2、SP系列。
    (2)小型机。控制点数为100~500点,如CQM1、CQMIH系列。
    (3)中型机。控制点数500~1000点,如C200H、CS1系列。
    (4)大型机。控制点数1000点以上,如C1000H、CV1000、C2000H、CV2000、CVMID等系列。
    应当指出,目前国际上对于PLC按I/O总点数分类.并无统一的划分标准,随着PLC向两极发展,按I/O总点数划分类别的上述标准,也将会发生变化。
    2.按组成结构分类
    按组成结构分可分为整体式、模块式两类。
    (1)整体式PLC。整体式PLC是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电源等硬件都装在一个机壳内的PLC,整体式PLC也可由包含一定I/O点数的基本单元(称主机)和含有不同功能的扩展单元构成。这种PLC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价格低等优点,但维修不如后者方便。这种结构的PLC较多见于微、小型PLC。
    (2)模块式PLC。模块式PLC是将PLC的各部分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模块,如将CPU、存储器组成主控模块,将电源组成电源模块,将若干输入点组成输入(I)模块,若干输出点组成输出(O)模块,将某项特定功能,专门制成一定的功能模块等。模块式PLC由用户自行选择所需要的模块,安插在框架或安装导轨上构成。这种PLC具有配置灵活、装配方便、便于扩展及维修等优点,较多用于中、大型PLC。由于其输入、输出模块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选择,组合方式灵活多样,维修方便,因此目前也有一些小型机采用模块式结构。近期也出现了把整体式、模块式两者长处结合为一体的一种PLC结构,即所谓的叠装式PLC,其CPU和存储器、电源、I/O等单元依然是各自独立的模块,但它们之间通过电缆进行连接,且可一层层地叠装,既保留了模块式可灵活配置的特点,又体现了整体式体积小巧的优点。
    3.按功能分类
    PLC按功能分可大致分为低档、中档、机三种。
    (1)低档机。具有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移位、自诊断、监控等基本功能,还可能具有少量的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算术运算、数据传送与比较、远程I/O、通信等功能。
    (2)中档机。除具有低档机的功能外,还具有较强的模拟量输入/输出、算术运算、数据传送与比较、数据转换、远程I/O、子程序、通信联网等功能。可增设中断控制、PID控制等功能。
    (3)机。除具有中档机的功能外,还有符号运算(32位双精度加、减、乘、除及比较)、矩阵运算、位逻辑运算(置位、清除、右移、左移)、方均根运算及其他特殊功能函数的运算、表格传送及表格功能等。而且机具有更强的通信联网功能,可用于大规模过程控制,构成全PLC的集散控制系统或整个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

   portant; text-decoration-line: none !important;">plc的基本组成可分为两大部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是指组成PLC的所有物理portant; text-decoration-line: none !important;">电子电路,其中主要有: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nput/Output)接口、通信接口、编程器和portant; text-decoration-line: none !important;">电源等部分,此外还有扩展设备和EPROM的读写板和打印机等选配的设备。为了维护、修理的方便,许多PLC采用模块结构。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组成主控模块,输入单元组成输入模块,输出单元组成输出模块,三者通过专用总线构成主机,并由电源模块集中对其提供电能。
    编程器可采用袖珍式编程器,也可采用安装有专门portant; text-decoration-line: none !important;">plc编程软件的通用计算机,通过编程口对PLC进行编程。
    软件系统是指管理、控制、使用PLC,确保PLC正常工作的一整套程序。这些程序有的来自PLC生产厂家,也有的来自用户。一般称前者为系统程序,后者为用户程序。系统程序是指控制和完成PLC各种功能的程序,侧重于管理PLC的各种资源、控制和协调各硬件的正常动作及关系,以便充分发挥整个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效率,方便广大用户的直接使用。用户程序是指使用者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编写的控制程序,它侧重于应用,以及输入、输出之间的逻辑控制关系。
    PLC等效电路中的portant; text-decoration-line: none !important;">继电器并不是实际的物理继电器,它实质上是存储器单元的一个“位”寄存器。“位”寄存器的状态为“1”时,相当于继电器接通;“位”寄存器的状态为“0”时,则相当于继电器断开。因此,称这些继电器为“软继电器”。
    PLC是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方式进行工作的,即在PLC运行时,CPU根据用户按控制要求事先编制好并保存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按指令步序号(或地址号)作周期性循环扫描,如无跳转指令,则从条指令开始逐条顺序执行用户程序,直至程序结束,然后重新返回条指令,开始下一轮新的扫描。在每次扫描过程中,还要完成对输入信号的采样和对输出状态的刷新等工作。
    PLC的一个扫描周期必须经过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及其他一些辅助阶段,其中的输入采样和输出刷新在有的场合也称为I/O刷新。
    输入采样阶段:首先以扫描方式将所有输入端子的通(ON)断(OFF)状态转换成电平的高低状态“1”或“0”并保存入输入锁存器中;然后,将其写入各自对应的输入状态寄存器中,即刷新输入;随即关闭输入端口,进入程序执行阶段。
    程序执行阶段:按用户程序指令存放的先后顺序扫描执行每条指令,经相应的运算和处理后,其结果再写入输出状态寄存器中,输出状态寄存器中所有的内容随着程序的执行而改变。
    输出刷新阶段:当所有指令执行完毕,输出状态寄存器的通(ON)断(OFF)状态在输出刷新阶段送至输出锁存器中,并通过一定的方式(继电器、晶体管或晶闸管)输出,驱动相应被控设备工作。
    PLC的上述工作方式称之为扫描工作方式,即PLC运行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操作,这使得PLC中的CPU只能根据分时操作原理,按一定的顺序,每一时刻执行一个操作。当PLC运行时,在经过初始化后,即进入扫描工作方式,且周而复始地重复进行,因此也称PLC的工作方式为“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可以看出,PLC在初始化后,进入循环扫描。PLC一次扫描的过程,包括公共处理、执行程序、循环时间计算处理、I/O刷新、RS-232端口服务和外设端口服务共五个阶段,其所需时间称为一个工作周期(或扫描周期)。显然,PLC的扫描周期与用户程序的长短和该PLC的扫描速度紧密相关。
    PLC在进入循环扫描前的初始化过程,主要是将所有输入/输出、内部辅助、特殊辅助、辅助记忆继电器区域清零,并完成定时器预置,识别扩展单元等任务,以保证它们在进入循环扫描后,正确无误地工作。
    进入循环扫描后,在公共处理阶段,复位监视定时器,进行硬件和用户内存检查等。一切正常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如果有异常情况,则根据错误的严重程度发出报警或错误警示,甚至停止PLC运行。
    在程序执行阶段,CPU按从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对每条指令进行解释、执行,CPU从输入映像寄存器(每个输入继电器对应一个输入映像寄存器,其通/断状态对应为“1/0”)和元件映像寄存器(即与各种内部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对应的寄存器)中读出各继电器的状态,根据用户程序给出的逻辑关系[串(与)并(或)关系等]进行逻辑运算,并将运算结果再写入元件映像寄存器中。
    在扫描周期计算处理阶段,若设定扫描周期为固定值(可由用户通过DM6619设定),则进入等待循环,直到该指定值到达,再往下进行;若设定扫描周期为不定值(即决定于用户程序的长短等),则进行扫描周期的计算。
    在I/O刷新阶段,进行I/O刷新。CPU从输入电路中读取各输入点状态,并将此状态写入输入映像寄存器中;同时将元件映像寄存器的状态(1/0)传送到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隔离和功率放大,驱动外部负载。
    在外设端口服务阶段,完成与外设端口连接的外围设备或通信适配器的通信处理。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既简单直观,又便于用户程序的设计,且为PLC的可靠运行提供了可靠地保障。这种工作方式,使PLC一旦扫描到用户程序某一指令,经处理后,其处理结果就可立即被用户程序中后续扫描到的指令所应用,而且PLC可通过CPU内部设置的监视定时器,监视每次扫描是否超过规定时间,以便有效地避免因CPU内部故障而导致程序进入死循环的情况。

    根据分析plc的工作过程,经过分析可得出从输入端子到输出端子的信号传递过程如图所示。

信号传递过程

        信号传递过程

    当输入端子外接开关状态有变化时,此变化反映到输入电路的输出端;在I/O刷新阶段,CPU从输入电路的输出端(OUT)读取各路输入状态,并将其写入输入映像寄存器;在程序执行阶段,CPU从输入映像寄存器和元件映像寄存器中读取各“软”继电器的状态,根据此状态执行用户程序,并将执行结果再写入元件映像寄存器中;在紧接着的下一个I/O刷新阶段,将元件映像寄存器的状态写入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传递到输出端子,从而控制外部被控器件动作。

    小编提示注意,程序执行的过程因PLC的机型不同而略有区别。例如有的PLC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容除了在I/O刷新阶段刷新以外,在程序处理阶段,也间隔一定时间予以刷新。同样,有的PLC输出锁存器的刷新除了在I/O刷新阶段刷新以外,在程序处理阶段,凡是程序中有输出指令的地方,该指令执行后就立即进行一次输出刷新。有的PLC还专门为此设有立即输入、立即输出指令。这些PLC实际上采用的是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的大前提下,对于某些急需处理、响应的信号,同时运用了中断处理工作方式。


人气
48
发布时间
2023-07-01 16:35
所属行业
PLC
编号
40018077
我公司的其他供应信息
相关西门子模块产品
15221406036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