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结构钢淬火材料渗碳层深度测试技术公司
测试目的
检测金属零部件的 渗氮层深度
检测范围
石油管道、压力容器、锅炉、液化气罐、阀门、法兰、焊缝、碳钢、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成品。
项目简介
渗碳层深度(Carburized case depth)是由渗碳工件表面向内至碳含量为规定值处(一般为0.4%C)的垂直距离。渗碳层(Carburized case)是指渗碳工件含碳量高于原材料的表层。某渗碳层深度的测量有维氏硬度法、断口法和金相法。维氏硬度法直接反映了零件的力学性能(硬度),是国家标准指定的唯一仲裁方法,但因操作复杂效率低而较少被采用,生产中一般用断口法和金相法。断口法常用于零件炉前检查,便于控制零件出炉时间;金相法则是渗碳后对零件进行相应热处理,通过分析热处理后的组织来判定渗碳层的深度,是生产中常用的测试零件渗碳层深度的方法。
试验方法
剥层化学分析法
取渗碳随炉的棒状试样,按每次进入深度0. 05 mm车削分别用化学分析法测定碳含量。这种方法对渗碳中的碳浓度分析较准确,常用于调试工艺。
断口法
在圆试棒上开一环形缺口,随炉渗碳后出炉直接淬火,然后打断。由于渗层碳浓度较高,肉眼观察断口呈白色瓷状细晶粒,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其深度。此法测量误差较大。
金相法
将过共析层、共析层及亚共析层之和作为全渗碳层。由于工艺不同碳浓度梯度在共析、过共析区域的斜率不同,按有关标准中规定:过共析层+共析层之和不得小于总渗碳层深度的40~70%,以保证过渡区不能太陡。
显微硬度法
显微硬度法是从试样边缘起测量显微硬度值的分布梯度,根据GB/T 9450-1988《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的标准规定判断渗层深度。
方法和常用标准
QC/T 29018-1991 汽车碳氮共渗齿轮金相检
ISO 2639-2002 钢.渗碳层和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检验
ISO 2639-2002钢.渗碳层和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检验
GB/T 11354-2005 钢铁零件 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GB/T 9451-2005 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095-2008(ISO 4507-2000) 烧结铁基材料渗碳或碳氮共渗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及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