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关系到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物流,冷链一端服务产品生产、一端链接居民消费,是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发挥强大优势的重要领域,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障食品和医药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预冷环节缺失、经营分散等原因,我国冷链物流仍处于发展阶段,冷链物流体系也尚不健全,暴露出了冷链流通率偏低、损耗偏大、成本较高、冷链断链等短板弱项。
变化与需求
从竞争格局看,中国冷链行业集中度较低。我国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市场占有率虽日益提升,但中小企业仍占较大体量。由于缺少高能级骨干冷链物流企业整合带动,难以搭建网络化服务体系,行业盈利水平不高。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多为货主企业,性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仅占20%左右,化分工较差,无法满足各层次服务需求。
随着我国诸多行业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农业、食品工业、医药产业、服务业等行业全面升级,对高品质、精细化、个性化的冷链服务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笔者看来,后疫情时代,提高冷链物流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完善全程追溯体系,才能更好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安全需要。同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大规模市场潜力加速释放的大趋势,为冷链物流提高供给水平、适配新型消费、加快规模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尤其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使得信息化、数字化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冷链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领域、各环节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推动。
一直以来,我国冷链物流作业多以人工为主,自动化智能化分拣、搬运、装卸等设施设备应用不足,化水平的落后也限制了整体效率的提升;智能气调、控温、智能仓储、无接触配送、大数据补货等新型冷链物流信息化技术虽然仍处在探索推广阶段,却展现出了极强的需求。
加快设施装备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升级步伐,提高信息实时采集、动态监测效率,对实现冷链物流全链条温度可控、过程可视、源头可溯,提升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一体化运作和管控等现代化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低碳与减排
在推广冷链技术与科技进步的过程里,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指导方针在企业发展中同样不容被忽视。冷链物流行业向来既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碳排放大户。因为对温度敏感,仓储、运输等环节能耗水平都比较高,从而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冷链供应链的能源消耗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30%左右,制冷占全球电力消耗的15%。
“双碳”目标的提出,使高碳行业面临更强的碳排放约束,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也将面临低碳转型的重大变革和挑战。因此冷链行业迫切需要优化用能结构,加强绿色节能设施设备、综合考虑设备全寿命周期应用,加快减排降耗和低碳转型步伐,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需求端来看,我国冷链物流服务呈现高度定制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在冷链物流供给规模增大和需求多样化的带动下,不同种类、不同来源产品的冷链物流发展细分加快,订单具有分散和非标的特点,尤其伴随着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新型零售业态的产生促进了多元和碎片化,冷链运输的要求日趋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