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信冷链物流公司承接全国各地牛肉、食品、乳品、奶油、水产品、电子产品、红酒、蔬菜、树苗、花卉、水果等冷藏车整车、零担运输业务,24小时服务热线: 踏信冷藏物流有限公司注册地,可提供运输温度(20℃~-25℃)满足不同货物升降温度要求,现有冷藏车,棉被车,保温车80余辆,车辆类型齐全,有4.2、5.2、6.2、7.2、8.6、9.6、12.5、13.7、15米各类型号的冷藏车辆,公司所有冷藏运输车辆,全部采用国产进口原装制冷机组,经多年实际运行经验证实,该系列制冷机组具有高性能的可靠性,制冷量大,安全保护装置齐备,操作控制灵活方便,能充分满足各类货物的运输质量要求。
货物全部由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承保。
业务遍布各大中小城市,在低温物流方面有丰富的经验,配有高低温临时周转冷库,同时加上全国各地的冷藏运输资源,可以为客户的产品流通全国。
如果说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制菜赛道开始升温,那么2021年,随着预制菜股——味知香的诞生,让更多人看到了预制菜的无限想象空间。
企业纷纷入局,资本不断加码,随着央视等媒体的关注,消费端也逐渐升温。
那么,预制菜市场为何如此火热,到底是真热还是虚火?✎冷食传媒记者 | 吕翠平 鲁粉玲◀◀◀ 1 ▶▶▶预制菜之起近些年来,懒人经济大放异彩。
民以食为天,在吃饭领域,预制菜可谓是炙手可热的“明星”赛道。
现今市场上的预制菜,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即食食品,指那些开封后可以直接食用的预制调理产品,也可以概括为“开包即食”产品,比如泡椒凤爪、鸡腿、火腿肠和罐头等;还有即热食品,指那些只需要加热就可食用的产品,包括梅干菜扣肉、辣子鸡丁等;再有就是即烹食品,指经过加热或者浅油炸加工,按份分装冷藏或者常温保存的半成品材料,消费者只需要将它们放入锅中,加上调味品进行调理,比如香酥肉、椒盐排骨等;后是即配食品,指经过清洗、分切等程序加工而成的小块肉、生鲜净菜等,一般以生的菜料为主,烹饪者自行搭配各种调料,经过炒制加热即可,比如与火锅搭配的肉片、蔬菜等食材,川菜等菜系的生材料等。
△图片来源:网络预制菜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肯德基、麦当劳一类的企业进驻,国内出现净菜配送加工厂,但由于条件不成熟,行业整体发展缓慢。
而分析预制菜行业的兴起与发展,可以从其面向的B端、C端场景入手。
从B端场景来看,预制菜是商家的“加速器”。
缩短了出菜时间,让菜品更加标准化,同时节约采购成本、场地租金、人力成本,促进了连锁餐饮的爆发式扩张。
对于C端消费者来说,预制菜是“懒人福音”。
因疫情影响,消费者养成了在家吃饭的习惯,而预制菜解决了没有时间做饭、不会做饭又想在家吃饭的难题。
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经营范围包含“速冻、预制菜、预制食品、半成品食品、即食、净菜”的企业在业存续总量达到了8万家,仅2020年预制菜企业就新增了1.33万家。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2445亿元,B端市场为1956亿元,C端市场489亿。
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增长,到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 5165亿,远景预期预制菜总量在3万亿以上。
△图片来源:网络另外,据相关数据统计,很多连锁餐厅有 60%以上的菜品是预制菜,国内已有超过74%的连锁餐饮企业自建了中央厨房,其中超过半数的餐饮品牌在研发标准化成品及半成品。
◀◀◀ 2 ▶▶▶预制菜之热自2020年预制菜开始破圈,2021年,预制菜行业可谓迎来迅猛发展。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入局的企业众多从目前的行业玩家来看,根据“基因”,预制菜“操盘者”可以分为四大门派:派、餐饮派、零售派、综合派。
在传统的预制菜企业,味知香、好得睐、王栏树、谷言、信良记等品牌之外,一些新企业的加入,让整个行业更加活跃。
比如餐饮出身的海底捞、贾国龙功夫菜。
之前这类企业主打餐饮堂食,去年在新冠疫情推动下,开始推出预制半成品。
安井食品也在这两年加大了预制菜的推广力度,推出了“冻品先生”系列快手菜,还喊出了 “快手专区 万家打底”的口号,通过在零售终端投冰柜等措施,推动预制菜在C端的消费。
出身水产行业的恒兴水产、国联水产、亚洲渔港等,借助原有的水产原料,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推出酸菜鱼等产品,可谓顺理成章。
永达食品、双汇食品等肉企也不甘落后。
双汇在2021年2月,就宣布成立了餐饮事业部,表示将加快产品进餐饮、上餐桌,做大餐饮食材类产品规模,拓展肉类餐饮渠道。
龙大肉食则于2021年12月23日宣布改名“龙大美食”, 龙大肉食董事会秘书徐巍表示,“未来,公司业务重点是发展预制菜,养殖和屠宰业务是食品业务做大做强的支撑和配套。
”此外,预制菜行业的巨大潜力,也吸引了很多外来者。
珍味小梅园、叮叮袋等都属于行业新兵。
它们从零起步,轻装上阵,凭借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把握,同样发展迅猛。
2 零售平台纷纷加码在生产端热闹的同时,销售端也热闹非常。
尤其是电商平台纷纷瞄上了预制菜。
比如,之前主要卖菜的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多多买菜、兴盛优选、美团优选等,纷纷盯上了利润率更高的预制菜,推出预制菜频道,或者将预制菜纳入销售范围。
此外,主打生鲜的永辉超市、钱大妈也看好预制菜的未来,加码预制菜。
12月7日,钱大妈发布重磅消息,正式宣布与物只卤鹅达成战略合作,赋能预制菜行业市场发展。
除了加大预制菜在平台的销售比重的同时,部分平台还通过第三方代工及自建工厂等方式,推出自有品牌的预制菜。
永辉超市推出自有品牌“辉妈到家”、叮咚买菜的自有品牌“叮咚菜”等,进一步加深了和预制菜的联系。
3 资本追捧预制菜赛道的火热也吸引了众多资本进入,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预制菜品牌获融资情况如下:✦✦珍味小梅园2020年9月1日,获得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机构为零一创投;2020年12月31日,Pre-A轮,数百万美元,投资机构为创新工场;2021年3月19日,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投资机构为虢盛资本;2021年10月15日,B轮,数千万元人民币,星陀资本领投,清科资管、虢盛资本、零一创投、德聚兄弟跟投。
✦✦麦子妈2021年10月29日,麦子妈获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元气森林。
轻烹烹2021年1月6日,天使轮,数千万元人民币,投资机构为青山资本、猎聘网;2021年6月8日,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投资机构为月恒资本。
叮叮袋2021年7月7日,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青山资本投资。
王家渡食品2021年3月,已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由复星星元领投、番茄资本跟投。
三餐有料2020年10月20日,天使轮,投资机构为冻品在线;2020年12月28日,A轮,投资机构为梅花创投,英诺天使基金;2021年6月21日,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众海投资领投,梅花创投跟投。
寻味狮2021年7月12日,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源码资本和天图资本联合领投完成。
鲜物志2021年8月13日,完成千万级融资,投资方为引溪资本。
锅圈食汇2019年8月12日,A轮,4500万人民币,投资机构为不惑创投;2019年10月23日,A+轮,5000万元人民币,投资机构为三全食品、不惑创投;2020年2月24日,B轮,5000万美元,投资机构为IDG资本、嘉御资本、不惑创投;2020-07-30,C轮,6000万美元,投资机构为嘉御基金、启承资本、IDG资本、不惑创投;2021-03-17,D轮,3亿美元,投资机构为招银国际 、天图投资;2021-08-15,D+轮,投资机构为茅台建信基金、物美。
老饭骨2020年11月13日,获天地在线千万Pre-A轮融资。
……此外,味知香更是在2021年挂牌上市,正式成为了预制菜股。
资本的嗅觉一向是灵敏的,众多资本携大额资金涌向预制菜赛道,看中的就不是疫情带来的有限红利,而是预制菜更长远的未来。
◀◀◀ 3 ▶▶▶预制菜之“痛”中国烹饪大师、蜀海供应链首席顾问张鸿烈表示,2021年~2031年是预制菜发展的黄金十年。
在这一片欣欣向荣背后,预制菜在中国仍属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C端市场。
预制菜品牌麦子妈创始人也表示,从消费端来说,2021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预制菜元年。
据他了解,2021年预制菜的销量比2020年翻了一番。
尽管增速喜人,但是,需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个数据建立在低基数上。
因此,从消费市场来看,预制菜行业距离真正的火热起来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这条路上,还有几大痛点亟待解决。
1 首先,口味还原问题。
预制菜大的优势是便捷,方便了B端快速方便地出餐,也解放了C端不会做饭,或者没有时间做饭的人群。
但是,当前,它仍有一个大的槽点:口感复原度较差。
这也是预制菜进入家庭大的拦路虎。
这与预制菜的生产工艺有关。
部分预制菜在工厂中会进行预处理熟化调味,当消费者购买后,到家二次复热,产品的口感就会变差。
而消费者会把自己加热的产品与在餐厅品尝到的同款菜品进行对比,吐槽预制菜口感不好。
△图片来源:网络这是当前预制菜面临的大问题,改善和优化口感也是预制菜企业和整个行业要努力的主要方向之一。
2 其次,是价位问题。
当前,预制菜大的销量来自料理包,料理包的主要使用场景在中式快餐及外卖渠道。
这类渠道对产品的要求是出餐快、,美味不是位的。
这就意味着,这类产品想在家庭渠道打开销量不太现实。
很多厂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针对家庭推出的预制菜与料理包有明显的区别,在用料上通常更加考究,主打真材实料。
但是,这也意味着成本比较高。
当前,多家针对C端推出的预制菜半成品,价格都比较高。
部分菜品的价格和餐厅同款菜品相差无几。
这让预制菜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如何在保证真材实料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比餐厅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也是预制菜企业要考虑的问题。
3 再者,众口难调。
我国有8大菜系,这就意味着,不论哪家企业,想用一款产品闯天下,都有一定的难度。
而针对区域口味研发产品,又可能存在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情况。
因此,如何把握地方特色口味与各地消费者普适度的问题,也是企业要面临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