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中长期外债备案的流程是怎样的?
申请中长期外债备案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前期准备企业要确定外债的必要性,根据自身的资金需求、项目规划等因素,明确举借外债的金额、期限、币种、用途等关键要素。企业要确保自身符合外债备案的基本条件,如合法合规经营、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等。
材料准备企业需要收集并整理一系列的申请材料。包括企业的基础证照,如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或多证合一后的营业执照);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或股东会决议)等内部决策文件;近一年审计报告和新一期财务报表;借款合同或意向书、担保合同(如有)、债券募集说明书(境外发行债券时)等外债相关文件;企业发展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于特定项目)、企业信用报告、外债申请报告、企业借用外债真实性承诺函等辅助材料。这些材料要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并加盖企业公章。
申请提交网上登记:企业应当由境内控股企业总部(总公司、总行等)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外债审核登记网络系统提交申请报告。在系统中按要求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外债详细情况等内容,并上传相关的电子材料。
材料邮寄或现场报送(如有需要):完成网上登记后,部分情况下可能需要将纸质申请材料邮寄或现场报送至指定地点。一般包括与网上提交内容一致的纸质版申请报告、各类证明材料复印件等,确保纸质材料与电子材料相符。
审核环节形式审查:相关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进行形式审查。主要检查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内容是否完整等。如果发现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会通知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或修改材料。
实质审查:在形式审查通过后,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审核部门会对企业的主体资格、财务状况、资金用途、偿债能力、外债风险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例如,审查企业的财务报表以确定其是否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审查资金用途是否符合规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等。这个过程可能会涉及与企业沟通、要求企业说明情况或提供补充材料等。
备案登记如果企业的申请通过审核,相关部门会在规定时间内(一般自受理之日起 7 个工作日内,在外债总规模限额内)出具《企业借用外债审核登记证明》。该证明是企业合法举借外债的重要凭证,企业可以凭借此证明按照备案的外债方案开展外债融资活动。
后续跟进信息报送:企业需要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向相关部门报送外债相关信息。例如,在每期境外债券发行 / 商业贷款提款结束后 10 个工作日内,登录相关系统报送借用外债信息;在《企业借用外债审核登记证明》有效期届满后 10 个工作日内,报送相应的外债借用情况;每年 1 月末和 7 月末前 5 个工作日内,报送外债资金使用情况、本息兑付情况和计划安排、主要经营指标等。
变更登记(如有):如果在举借外债过程中,外债的关键条款(如金额、期限、用途、担保等)发生变化,企业需要及时向备案登记部门进行变动登记,提交变更申请和相关证明材料,经过审核批准后,才能按照变更后的方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