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私募股权公司是否正常需从法律合规、财务健康、业务运营、股权结构等多维度综合尽调。以下为核心核查要点:
一、法律合规性核查资质与备案
管理人登记:通过中基协官网(AMBERS 系统)核查公司是否具备私募基金管理人资质,确认登记状态(正常 / 异常 / 失联)。
产品备案:检查在管基金是否全部备案,是否存在未备案产品或违规募集(如公开宣传、保本承诺)。
历史合规记录
查看中基协处罚公告、司法裁判文书网,确认是否存在警示函、暂停备案、诉讼纠纷等。
核查股东及高管背景:是否涉及 P2P、民间借贷等冲突业务,高管是否具备基金从业资格及无犯罪记录。
关联方风险
穿透核查关联方,确保无代持、过桥出资或利益输送。
实控人需追溯至自然人 / 国资 / 上市公司,且承诺 3 年内不转让股权。
二、财务健康度分析财务数据审查
审计报告:要求提供近 3 年审计报告,重点关注实收资本是否到位(≥1000 万元,首期实缴≥50%)、净资产是否为正、是否存在大额负债或或有负债。
现金流: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是否持续为正,是否依赖股东借款维持运营。
资金来源与运用
核查股东出资证明(银行流水、验资报告),确保资金合法合规。
审查投资项目合规性:投向是否符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是否存在资金池、自融等行为。
三、业务运营稳定性团队与管理
核心团队需具备 5 年以上股权投资经验,且近 2 年离职率低。
公司治理需完善,包括三会制度、风控流程、投决机制等。
在管项目与退出
分析在管基金的合规性:投资方向是否与合同一致,是否存在延期兑付风险。
历史退出项目的回报率、退出方式(IPO、并购等),评估投资能力。
四、股权结构与控制权股权清晰性
股权结构层级不超过三层,无循环出资、交叉持股。
股权无质押、冻结,无代持协议。
实际控制人
实控人需直接参与管理,提供社保缴纳记录(近 3 个月)、投资经历证明。
若为自然人,需通过协会 “重大事项变更” 审核,确保股权稳定性。
五、特殊风险排查壳公司风险
长期无实际业务、仅用于牌照转让的公司可能被协会认定为 “空壳”,需谨慎收购。
地方政策适配性
注册地与经营地是否一致(如深圳要求实地经营),是否符合当地监管要求(如北京需金融局前置审批)。
六、尽调工具与建议核查路径
官方渠道: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基协 AMBERS 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
专业机构:委托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尽调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