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购路径选择
直接收购持牌公司
优势:快速获取备案资格,缩短业务启动周期。
风险:需核查历史合规记录、产品清盘情况及潜在负债。
适用场景:收购方缺乏备案经验或急于开展业务。
收购壳公司后自行备案
流程:先收购空壳公司(未备案),再按协会要求申请备案。
注意事项:确保公司无工商 / 税务异常,股东背景符合协会要求(如法人股东需近 3 年净利润≥2000 万元)。
适用场景:收购方熟悉备案流程且不急用牌照。
二、核心流程与操作要点
前期准备与尽调
法律尽调:核查公司章程、股权结构、历史处罚记录,确保无代持或股权质押。
业务尽调:审查备案产品是否全部清算,托管机构合作情况,客户投诉记录。
财务尽调:审计目标公司近三年财务报表,排查隐性负债(如未披露的担保、税务欠缴)。
交易结构设计
收购方式:整体收购:受让 **** 股权,同步变更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需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
部分收购:通过增资扩股或股权转让成为控股股东,保留原团队(需评估高管稳定性)。
对赌协议:约定业绩承诺或合规担保条款,降低收购风险。
监管审批与变更
协会备案:重大事项变更(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需提交法律意见书,协会按新申请机构核查。
首次提交后 6 个月内未通过或补正超 5 次,可能被暂停新产品备案(2025 年新规)。
工商 / 税务变更:同步办理股东、经营范围等工商登记,完成税务登记信息更新。
交割与整合
资产交接:接收公司证照、财务资料、业务合同及客户清单。
团队整合:与核心高管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稳定投研团队;评估合规风控负责人资质。
客户沟通:按《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向投资者披露收购事项。
三、关键注意事项
股东资质要求
法人股东:需为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或管理规模≥2 亿元的投资机构。
自然人股东:实际控制人需具备 8 年金融经验,其他股东需 5 年经验并承诺 3 年内不转让股权。
合规风险控制
反 “卖壳” 审查:协会对频繁变更实际控制人或高管的机构重点核查,建议过渡期内保留原团队至少 6 个月。
办公场地要求:北京、深圳等地需提供独立办公场所证明(如深圳要求独栋办公楼)。
合理设计交易架构(如股权收购 vs. 资产收购),降低所得税及印花税成本。
关注目标公司历史税务合规性,避免被追溯补税。
法律意见书要点
需由律所出具专项意见,涵盖收购背景、尽调结果、高管资质及投资者告知程序。
重点说明收购后运营计划(如产品线调整、合规体系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