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宣布延期发布对中国产可互换夹紧螺栓支架(Interchangeable Bolted Clipping System Brackets)的反倾销终裁,预计将于2025年9月12日前公布结果。此前,该案初裁已对中国出口商施加高达95.7%至120.0%的临时反倾销税,严重影响了直接出口的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通过马来西亚进行转口贸易的模式,正日益受到中国相关企业的关注,并被视为维持澳大利亚市场份额的一种可行方案。
高额税率下的出口挑战
根据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的公告,针对中国出口商的临时反倾销税率,宁波锋晖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为95.7%,其他出口商则高达120.0%。业内人士表示,如此高的税率已大幅削弱了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使得直接出口面临巨大挑战。反补贴调查已因补贴幅度过低而终止,但反倾销措施的持续存在,无疑将重塑行业出口格局。
马来西亚转口操作日趋成熟
近年来,马来西亚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不断完善的贸易基础设施,在区域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转口操作的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的港口设施: 马来西亚拥有巴生港和槟城港等具备强大仓储和转运能力的港口,能够支持大批量货物的快速中转。
规范的操作流程: 在马来西亚完成清关、换柜以及相关单证处理,确保出口符合澳大利亚的合规要求。
便利的贸易政策: 作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成员,马来西亚在多边贸易协定中享有优势地位,为转口贸易提供了制度保障。
丰富的实践经验: 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通过马来西亚转口至欧美及大洋洲市场,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面对高关税壁垒,选择马来西亚进行转口贸易是企业的一种理性应对。通过在马来西亚完成中转,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关税压力,维持与澳大利亚市场的联系。
展望未来,随着澳大利亚反倾销终裁结果的公布,可互换夹紧螺栓支架行业或将加速多元化转口布局,以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有望成为重要的战略枢纽。合规操作将是企业能否持续利用转口模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