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屏蔽室的安装流程是怎样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要点?

组装式屏蔽室的安装流程是怎样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要点?

发布商家
上海复兴复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
王经理(先生)
电话
4001818932
手机
15000212020
实验室
上海鸿英检测
报价
产品不同,导致检测项目与费用不同
需提供资料
申请表、邮寄样品、出具报告并邮回

一、组装式屏蔽室的安装流程

组装式屏蔽室(模块化屏蔽室)以“模块化拼接”为核心,通过标准化模块(钢板单元)与龙骨框架组合,形成封闭屏蔽空间。其安装流程遵循“基础准备→结构搭建→功能完善→效能验证”的逻辑,具体步骤如下:

1. 现场准备:构建安装基础

现场准备是确保后续施工质量的前提,需满足“一干二净三平四到位”的严格要求:

· 一干:环境干燥(相对湿度≤60%),防止绝缘材料(如PVC绝缘板)受潮变质,影响模块与地面的绝缘性能;

· 二净:室内外清洁无杂物(灰尘、油污、建筑垃圾),避免杂物进入模块缝隙,干扰拼装精度;

· 三平:顶、墙、地平(基建地面平整度误差≤2mm/2m),确保龙骨框架与模块的安装稳定性;

· 四到位:风气水管(空调、通风管道)、强弱电(电源、信号线路)、接地线(接地极已埋设,接地电阻≤1Ω)提前布置,避免后续返工。

2. 龙骨框架搭建:形成结构支撑

龙骨框架是组装式屏蔽室的“骨架”,用于固定模块并保证结构刚性。流程如下:

· 材料选择:采用镀锌方钢(60×40×3mm)或铝合金型材(强度≥150MPa),确保抗变形能力;

· 定位弹线:按设计图纸在基建地面弹出横纵轴线(误差≤1mm),标记龙骨安装位置;

· 固定地龙骨:使用带绝缘套的膨胀螺栓(绝缘层为PVC板,厚度≥5mm)将地龙骨固定在地面,防止地龙骨与地面直接接触(避免感应电流传导);

· 搭建墙/顶龙骨:墙龙骨垂直固定在地龙骨上(垂直度误差≤2mm),顶龙骨通过绝缘吊挂件与建筑顶面连接,形成“地-墙-顶”完整框架。

3. 模块拼装:组建屏蔽壳体

模块是组装式屏蔽室的“墙体单元”,通常为1.5mm厚冷轧钢板(镀锌喷塑防腐蚀),通过螺栓与导电衬垫拼接。流程如下:

· 底板拼装:将底板模块按图纸顺序铺在地龙骨上,对齐缝隙(误差≤0.5mm),用M8镀锌螺栓固定(每块模块≥4个螺栓),螺栓与模块间放置导电橡胶衬垫(确保电气连接);

· 墙板拼装:从墙角开始,逐块拼装墙板模块(尺寸约1.2m×2.4m),与地龙骨、墙龙骨对齐,用螺栓固定(每块模块≥6个螺栓),相邻模块缝隙用导电衬垫填充(压缩量20%-30%);

· 顶板拼装:将顶板模块(带4‰起拱度,防止下垂)通过吊挂件固定在顶龙骨上,先装中间模块,再向两侧扩展,确保与墙板缝隙≤0.5mm。

4. 屏蔽门安装:处理薄弱环节

屏蔽门是组装式屏蔽室的“薄弱部件”(可活动部分,易产生缝隙),安装需严格控制:

· 门框定位:按设计尺寸(1.1m宽×2.2m高)确定门框位置,确保与墙板对齐(误差≤1mm);

· 固定门框:用螺栓将门框固定在墙龙骨上(垂直度误差≤2mm),门框与墙板缝隙用导电衬垫密封;

· 安装门体:将门体(铜板+木龙骨+304不锈钢框架)挂在门框上,调整合页(误差≤0.5mm),确保开关灵活;

· 密封处理:门框边缘安装指型铍青铜弹片(弹性好、导电性能佳),门体关闭时弹片压缩(25%),完全覆盖缝隙(防止电磁泄漏)。

5. 辅助系统安装:完善功能配置

辅助系统包括波导窗、电源滤波器、接地系统等,是屏蔽室正常运行的保障:

· 波导窗安装:通风波导窗(用于空调通风)安装在墙板(避开主要设备),与空调风口衔接(缝隙≤0.5mm),内部填充泡沫吸波体(增强屏蔽效能);

· 电源滤波器安装:电源进线通过屏蔽室专用滤波器(插入损耗≥60dB)引入,滤波器前端接过载熔断器(不接漏电保护开关,避免误触发),与屏蔽室壁用导电衬垫密封;

· 接地系统:屏蔽体通过50mm²铜排与接地极连接(接地电阻≤1Ω),所有模块、龙骨、屏蔽门均需接地(每块模块≥2个接地端子)。

6. 自检与验收:验证效能

· 供方自检:安装完成后,供方测试屏蔽效能(1GHz频段≥80dB)、接地电阻(≤1Ω)、绝缘性能(≥2MΩ),出具自检报告;

· 法定检测:需方邀请**机构(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按GB/T 12190-2006标准测试,合格后双方签署验收报告(安装后30日内完成)。

二、安装过程中的关键要点

1. 现场环境控制:防止绝缘失效

现场干燥(相对湿度≤60%)是关键——绝缘材料(如PVC板)受潮后,绝缘电阻会下降(1mm时,高频段(>1GHz)电磁泄漏会增加100倍以上。拼装时需用游标卡尺检查模块尺寸,缝隙用导电衬垫填充(压缩量20%-30%),确保密封。

3. 屏蔽门密封:薄弱环节强化

屏蔽门的密封性能决定了整体屏蔽效能——弹片压缩量(20%-30%)是关键:压缩量不足(30%)会导致弹片变形(长期使用后失效)。安装后需反复测试门体开关(≥10次),确保弹片与门框完全接触。

4. 接地系统可靠性:电磁泄放通道

接地电阻≤1Ω是强制要求——接地电阻增大(>1Ω)会导致屏蔽体上的感应电流无法迅速入地,增加对地高频电位(干扰内部设备)。安装时需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如FLUKE 1625)检测,若电阻超标,需增加接地极数量(每增加1根接地极,电阻可降低0.3-0.5Ω)。

5. 绝缘处理:防止感应电流传导

底架与地面之间的绝缘层(PVC板,厚度≥5mm)是关键——若绝缘层缺失,地龙骨与地面直接接触,感应电流会通过地面传导(导致屏蔽效能下降10-15dB)。绝缘层需用环氧树脂胶与地面粘接牢固(避免施工时移位)。

6. 施工顺序:确保结构稳定

施工顺序需遵循“从下到上、先框架后模块”:

· 先装地龙骨,再装墙/顶龙骨(形成稳定框架);

· 先拼底板,再拼墙板、顶板(避免模块倒塌);

· 先装屏蔽门,再拼门上墙板(确保门体与墙板对齐)。

7. 自检与验收:确保达标

供方自检是验收的前提——需测试屏蔽效能(1GHz频段≥80dB)、接地电阻(≤1Ω)、绝缘性能(≥2MΩ),出具自检报告;法定检测需由**机构(如中国EMC实验室)进行,测试项目包括屏蔽效能(10kHz-18GHz)、接地电阻、电源滤波器插入损耗等,合格后签署验收报告(安装后30日内完成)。

三、

组装式屏蔽室的安装流程需严格遵循“基础准备→框架搭建→模块拼装→功能完善→效能验证”的逻辑,关键要点在于控制缝隙、强化密封、保证接地。组装式屏蔽室的屏蔽效能(高频段≥80dB)略低于焊接式(≥90dB),但通过优化安装工艺(如提高模块精度、加强屏蔽门密封、完善接地系统),可满足大多数民用设备(如手机、家电)的EMC测试要求。对于军品、高精度仪器等对屏蔽效能要求极高的场景,建议选择焊接式屏蔽室(无间隙、屏蔽效能更高)。


人气
40
发布时间
2025-09-06 13:03
所属行业
检测认证
编号
41704678
我公司的其他供应信息
相关屏蔽室产品
拨打电话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