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许可证办理后能开展什么业务?申请材料和办理流程是什么?
EDI许可证办理后能开展的业务:
EDI许可证(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许可证)适用于以下三类业务:
交易处理业务:包括银行业务、股票买卖、票务买卖、拍卖商品买卖、费用支付等在线交易服务。典型代表如天猫、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商家入驻的电商平台,以及携程、团购、、家政服务APP等。
网络/电子设备数据处理业务:通过通信网络对连接的电子设备进行控制和数据处理。例如物联网交易、平台交易等涉及M2M和消费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数据处理和管理平台的企业。
电子数据交换业务:按统一格式形成结构化事务处理数据,在用户计算机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例如海关报税EDI等业务的企业。
申请材料:
申请EDI许可证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公司基础资质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彩色扫描件(经营范围需包含与电信业务相关内容)。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
公司章程彩色扫描件(若有最新修订,需附上修订说明)。
股东相关材料:
股东为自然人,提供其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
股东为法人股东,提供其营业执照副本彩色扫描件及工商调档章程彩色扫描件。
人员证明材料:
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扫描件及近一个月的社保证明(需加盖社保查询章)。通常包括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信息安全负责人等。
业务与技术材料:
业务发展和实施计划(阐述业务模式、市场定位等)。
技术方案(说明技术架构、服务器配置等)。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含用户信息保护等制度)。
其他材料:
域名注册证书。
网站接入协议。
网站备案查询截图。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部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
依法经营承诺书(公司出具的承诺依法经营电信业务、遵守法律法规的声明文件,需法定代表人签字并盖章)。
办理流程:
EDI许可证的办理流程一般如下:
注册登录:访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注册并实名认证。
填写申请信息:进入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页面,点击相关业务申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表单,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业务类型、网站或App情况等,并上传准备好的申请材料电子版。
整理装订:打印系统生成的申请表并加盖公章,将所有申请材料整理装订成册,使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添加目录和页码。
窗口提交:携带装订好的纸质材料、营业执照副本原件等,前往当地通信管理部门指定的办事窗口提交。工作人员会进行初步审核,如有问题需及时补充或更正。
形式审查:通信管理部门检查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企业可通过申请系统或电话咨询关注审查结果,若需补正,需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并重新提交。
实质审查:形式审查通过后,审查部门对企业资质、业务发展计划、技术方案、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等进行全面审查。企业需积极配合,可能需提供证明材料或解释说明。
审批与公示:耐心等待审批结果,此过程一般需要30-60个工作日。如果审核通过,通信管理部门将颁发EDI许可证,并在相关网站上进行公示。企业可在线查询审批结果,并按照要求领取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