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由食品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多家**机构联合起草的《纸类食品接触材料用造纸化学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T/CNFIA 247-2025)正式发布并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为纸类食品接触材料领域的安全检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引发食品包装行业和第三方检测市场的广泛关注。
标准出台背景:聚焦食品接触安全,筑牢健康防线
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健康,而纸类材料作为食品包装的常用载体,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造纸化学品(如干强剂、施胶剂、絮凝剂等)可能残留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种具有潜在健康风险的化学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对造成危害。
此前,行业内针对造纸化学品中丙烯酰胺的检测缺乏统一标准,不同检测机构采用的方法各异,导致检测结果可比性差、数据可信度不足,给企业质量管控和市场监管带来诸多难题。在此背景下,T/CNFIA 247-2025标准的发布填补了行业空白,为丙烯酰胺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标准核心内容:覆盖多类化学品,检测流程全规范
1. 适用范围广泛,覆盖主流造纸化学品
标准明确适用于干强剂、纤维增强剂、纤维改性剂、助留剂、助滤剂、施胶剂、絮凝剂、胶乳等各类纸类食品接触材料用造纸化学品,基本涵盖了造纸过程中常用的化学助剂,满足企业多样化的检测需求。
2. 检测原理与技术细节清晰
采用液相色谱法作为核心检测手段,通过“样品溶解/提取→沉淀净化→离心过滤→色谱分析”的流程实现丙烯酰胺的定量测定。具体包括:
- 样品前处理:根据化学品类型(水溶性液体、非水溶性液体、固体颗粒等)制定差异化处理方案,如水溶性样品用水溶解后经沉淀,非水溶性样品用超声提取,确保目标物充分分离。
- 色谱条件:采用离子排斥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3.6mmol/L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25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198nm,保证丙烯酰胺的分离与定量。
- 定量方法:采用峰面积外标法,通过0.2mg/L~10mg/L的标准工作曲线实现定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性能指标明确,保障检测可靠性
标准对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作出明确规定:

要求在重复性条件下,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差值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确保检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标准发布意义:规范行业发展,护航食品安全
1. 统一检测标准,提升数据公信力:标准的实施结束了丙烯酰胺检测方法“各自为战”的局面,使不同机构的检测结果具备可比性,为企业质量控制、市场监管和产品进出口提供可靠依据。
2. 强化风险管控,保障消费者健康:通过测定造纸化学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帮助企业及时排查原料隐患,从源头降低食品包装的安全风险,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3. 推动行业升级,助力合规生产:标准为造纸化学品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质量控制指标,倒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选用低残留原料,推动食品接触材料行业向更安全、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第三方检测服务:专业赋能企业合规升级
作为深耕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领域的第三方机构,我们已升级检测能力,可依据T/CNFIA 247-2025标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
- 全品类覆盖:针对干强剂、施胶剂、絮凝剂等各类造纸化学品,提供定制化检测方案。
- 检测:配备液相色谱仪(带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超声波发生器等先进设备,严格遵循标准流程,确保检测结果可靠。
- 合规服务:结合标准要求为企业提供检测报告解读、质量风险评估及合规建议,助力企业快速满足标准要求,规避市场风险。
热搜关键词:食品接触材料检测、丙烯酰胺检测标准、造纸化学品安全检测、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包装安全新规、T/CNFIA 247-2025解读
有相关的检测需求,可以联系我们,获取专业检测服务,让产品合规更安心!
联系人:邹工
——————————————————————————————————————————————

相关资讯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团体标准 T/CNFIA 247-2025 对液相色谱仪的型号、参数等做出了明确要求,这些要求是基于行业内主流检测设备的性能水平和检测需求制定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仪器型号方面,标准要求液相色谱仪应具备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这两种检测器是检测丙烯酰胺最常用的检测器类型,其中紫外检测器成本较低、操作简便,适用于常规检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能够检测多个波长,可通过光谱图对丙烯酰胺进行定性确认,避免假阳性结果,对产品进行丙烯酰胺含量检测,并将检测报告作为产品出厂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些措施,造纸化学品生产企业能够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满足团体标准的要求,也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食品包装行业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纸类食品接触材料作为主流包装形式之一,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纸类食品包装市场年增长率保持在 10% 以上,涉及的生产企业数量众多,涵盖了从造纸化学品生产、纸张制造到食品包装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丙烯酰胺含量检测标准,不同企业采用的检测方法各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难以保证,这不仅导致市场上纸类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也给监管部门的质量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部分企业为追求成本优势,可能使用丙烯酰胺含量超标的造纸化学品,进而引发食品安全风险。加快制定并实施统一的丙烯酰胺含量测定标准,规范行业生产和检测行为,成为解决当前行业痛点、推动纸类食品接触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而团体标准 T/CNFIA 247-2025 的发布,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应运而生。
团体标准 T/CNFIA 247-2025 在技术验证阶段充分考虑了不同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差异,通过开展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确保标准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标准制定工作组组织了国内 20 余家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同一批次的造纸化学品样品进行丙烯酰胺含量检测,验证标准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结果显示,不同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5%,表明该标准方法在不同实验室间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是检测能力中等的实验室,也能按照标准要求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这种充分的技术验证,确保了标准方法能够在行业内广泛推广应用,避免了因实验室检测能力差异导致标准无法有效执行的问题,为标准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