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展会背景:锚定湾区痛点,双 IP 驱动破局
当前大湾区制造业正处于 “高端化转型” 与 “技术攻坚” 的关键阶段:电子信息产业亟需高精度激光加工与 AI 视觉检测技术突破 “微米级” 制造瓶颈;汽车制造企业面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柔性生产设备适配难题;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成本高、落地效果不均衡,亟需可复制的轻量化方案。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企业对 “本土采购 + 国际合作” 的双重需求日益迫切。
华南工博会依托汉诺威工博会的国际资源与中国工博会的产业积淀,形成 “国际技术输入 + 本土需求落地” 的独特优势。27 年来累计服务超 30,000 家企业,促成合作订单超 500 亿元。本届展会强化 “双 IP 赋能” 与 “全链覆盖” 特色,对接大湾区产业痛点,引入德国工业 4.0 前沿技术,联动本土企业实践经验,推动工业技术从 “单点突破” 向 “全链协同” 升级,助力大湾区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
二、展区规划:六大主题全景布局,覆盖智造全链条
本届展会紧扣 “智能装备、数字技术、绿色制造” 三大核心方向,设置六大主题展区,构建从核心部件到系统解决方案的完整产业图谱,匹配大湾区重点产业需求:
(一)工业自动化展:筑牢智能制造 “神经中枢”
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撑板块,集中展示自动化技术与装备全链条产品。驱动系统展区亮相高精度伺服电机,定位精度达 0.001mm,适配 3C 产品精密组装;控制系统专区展示工业 PLC 与 DCS 系统,支持多设备协同联动,已在华为、比亚迪等企业生产线落地应用;工业通讯板块推出 5G 工业网关,实现设备数据实时传输与远程控制,保障生产链路稳定运行。针对中小企业需求,特设 “自动化改造轻量化方案区”,展示成本降低 30% 的模块化自动化单元,现场提供 “一对一” 适配咨询,助力企业低成本实现 “机器换人”。
(二)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展:解锁人机协同新场景
覆盖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及行业解决方案,凸显 “场景化应用” 特色。工业机器人整机展区汇集协作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其中负载 50kg 的协作机器人可实现与工人无防护协同作业,在电子组装、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广泛应用;核心部件专区展示高精度减速机与智能控制器,破解 “卡脖子” 难题,国产化率较去年提升 15%;行业方案区推出 3C 制造机器人生产线,实现手机组装效率提升 50%,现场设置 “机器人实操演示区”,直观呈现机器人在精密装配、物料分拣中的高效表现。
(三)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突破精密制造瓶颈
聚焦金属加工全流程升级,展示切削、成形、特种加工等核心装备。金属切削机床专区推出五轴加工中心,可完成复杂曲面零件一次加工,精度误差小于 5μm,适配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等高端制造领域;增材制造板块展示金属 3D 打印设备,实现零部件快速成型,缩短研发周期 60%;检测设备区亮相激光测量仪,实现加工精度实时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特别设置 “大湾区特色产业适配区”,针对电子外壳、汽车零部件等加工需求,提供定制化机床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替代进口设备,降低生产成本。
(四)激光与智能装备展:引进制造技术革命
作为大湾区优势产业配套核心展区,展示激光加工技术与智能装备全链条产品。激光切割设备专区推出高功率光纤激光切割机,可实现厚板金属高效切割,在新能源汽车车架制造中广泛应用;激光打标与雕刻设备展区展示紫外激光打标机,适配电子元件、医疗器械等高精度打标需求;激光焊接设备专区亮相全自动激光焊接机,焊接强度高、热变形小,已在消费电子、动力电池领域落地。现场设置 “激光加工演示区”,实时展示不同材质、厚度工件的激光加工效果,为企业提供直观的技术选型参考。
(五)数字工厂与工业互联网展:搭建数据驱动 “智慧大脑”
展示工业数字化转型核心技术与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打通 “数据孤岛”。工业互联网平台专区亮相跨行业云平台,已接入大湾区 2000 余家企业设备,实现产能共享与订单协同,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对接市场需求;MES 系统专区展示生产执行系统,可实时监控生产进度、质量数据,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管理,在富士康、格力等企业应用中提升生产效率 20%;数字孪生板块搭建虚拟仿真生产线,可直观呈现改造后的生产效率提升效果,帮助企业降低试错成本。现场设置 “数字工厂体验区”,观众可通过 VR 设备沉浸式体验数字化生产全流程。
(六)绿色节能与工业配套展:赋能低碳制造转型
紧扣 “双碳” 目标,展示节能技术与配套服务,助力大湾区制造业绿色升级。节能设备展区推出工业余热回收系统,热回收效率超 85%,年减少碳排放 1000 吨以上,已在钢铁、化工企业广泛应用;节能电机专区展示高效节能电机,能耗较传统电机降低 15%-20%,适配各类工业设备;工业配套专区覆盖轴承、紧固件等基础零部件,其中高强度螺栓疲劳寿命提升 2 倍,适配新能源汽车底盘制造。新增 “碳管理装备区”,展示碳排放监测系统,可实时追踪产品碳足迹,助力企业满足绿色采购要求,抢占低碳制造先机。
三、同期活动:多维赋能,破解产业难题
本届展会同期举办 20 余场高端活动,汇聚政企学研精英,构建 “政策 - 技术 - 资本” 协同生态,助力企业破解发展难题:
(一)2026 大湾区智能制造高峰论坛
作为展会核心旗舰活动,邀请广东省工信厅领导解读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战略规划,德国工业 4.0 专家分享数字化转型经验,华为、西门子、腾讯等企业高管探讨工业互联网、AI 在制造业的落地路径。论坛发布《2026 大湾区智能制造发展白皮书》,剖析数控机床、机器人、激光技术等领域技术趋势与市场需求,同步举行 “大湾区智能制造企业” 颁奖仪式,推广可复制的转型案例,为企业提供战略参考。
(二)产业专题研讨会:直击细分领域痛点
围绕大湾区优势产业设置四大专题研讨会:“电子信息精密制造研讨会” 聚焦高端激光加工、AI 视觉检测技术的进口替代方案,邀请大族激光、海康威视等企业分享实践经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论坛” 探讨柔性生产设备、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助力企业适配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需求;“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场” 推出 “小快轻准” 改造方案,针对中小企业资金、技术有限的特点,提供低成本、易落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 解读低碳政策,推广节能技术与碳管理工具,帮助企业实现 “降本增效 + 绿色转型” 双赢。
(三)政企对接与商贸配对会
针对性解决企业政策落地与市场拓展需求:“智能制造政策解读会” 邀请主管部门详解 “智改数转” 补贴、绿色制造认证等政策红利,现场受理企业申报咨询,助力企业充分享受政策支持;“全球买家商贸配对会” 依托展会买家数据库,邀请大湾区及海外 600 余家优质采购商到场,发布具体采购需求(如工业机器人、激光设备、数控机床等),组织参展企业与采购商 “一对一” 洽谈,提升合作效率,预计促成意向成交额超 50 亿元;“国际技术合作对接会” 搭建中德、中日企业合作桥梁,推动国际先进技术与本土产业需求对接,助力企业引入海外技术资源,拓展国际市场。
(四)新品发布与创新成果展
为鼓励技术创新,展会同期举办 “华南工博会创新奖” 评选活动,面向全球征集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技术与产品,设置 “技术突破奖”“场景应用奖”“绿色创新奖” 等多个奖项。获奖成果将在展会专区展示,涵盖高精度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重点领域,其中多项技术达到国际水平。现场还将举办新品仪式,多家企业将发布新一代工业自动化设备、激光加工装备等突破性产品,助力企业把握技术前沿,加速产品迭代。
四、参展价值:多维突破,抢占湾区智造机遇
(一)对参展企业:全链路赋能,拓展大湾区市场
政策红利直达:直面广东省、深圳市工信部门,获取 “智改数转”“绿色制造” 政策解读,现场对接补贴申报与资质认证服务,降低转型成本,抢占政策先机;
市场开拓:80,000 余名买家覆盖大湾区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采购决策人占比超 60%,依托数据库实现需求匹配,快速获取订单,拓展大湾区及海外市场;
技术品牌升级:与 600 余家全球企业同台展示,通过特装展位、新品发布、论坛发言等形式,提升品牌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度与影响力;对接德国工业 4.0 前沿技术,加速产品迭代,提升核心竞争力;
资源长效链接:加入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长期获取供需信息、政策动态与技术交流机会,构建产业协同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对观众:高效采购,把握产业趋势
一站式选型:80,000 平方米展区覆盖智能制造全产业链产品与技术,从核心部件到系统解决方案 “一站配齐”,无需跨平台对比,降低采购成本与时间成本;
趋势前瞻洞察:通过高峰论坛与白皮书发布,提前把握大湾区智能制造政策趋势、技术方向与市场需求,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抢占产业升级先机;
难题现场破解:参与 “技术问诊” 与专题研讨会,针对数字化转型、精密制造、低碳发展等痛点,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解决企业实际发展难题;
资源深度整合:对接全球优质供应商与技术资源,构建多元化供应链体系,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与、同行企业深入交流,拓展人脉资源,发掘合作机遇。
五、参展参会指南
展会时间:2026 年 6 月 10-12 日(6 月 10-11 日:9:00-17:00;6 月 12 日:9:00-16:00)
展会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展城路 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