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对原生于线上的许多品牌来说,还需要克服发展中的许多问题。“现在还是新品牌诞生的上半场。新一代消费者需要新一代的,数字原生垂直品牌(DNVB)之中一定会诞生新品牌。接下来产品的差异化、多渠道和可持续的获客、价值观传播等等都会更加重要。想要建立品牌,时间应该以十年来计算,需要有真诚的愿景和超越资本周期的耐心。”
前段时间,罗敏直播间“1500台iPhone13+1分钱酸菜鱼”等,一系列事件引发全网关注,再次将“预制菜”这个行业风口推向高潮。
“预制菜”这匹“黑马”,在近两年挤进人们的视线,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资本盯上了新一个“万亿市场”。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从2445亿元增至3459亿元。预计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一时间,各路企业入局,都希望在新一个风口上分得一杯羹。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67万家。近10年来,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新增1.28万家,2020年新增1.29万家,2021年新增0.42万家。
“预制菜”的前身是料理包,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产品,过去主要是服务B端餐饮相关行业。产业在冷链物流技术发展,农牧业工业化程度提高等条件支持下,早已成为一个成熟、体量庞大的餐饮前端产业链。近几年来,随着疫情冲击下,居家用餐的需求激增、餐饮企业降本增效成为持续刚需、社会分工变化导致烹饪时间减少、新兴消费群体认知转变等原因,使得“预制菜”供应端逐渐向C端靠拢。
转型期间,无数玩家嗅到了新的商机。餐饮行业相关企业不约而同入局“预制菜”,想要占有一席之地。有居于产业上游,掌握着食品生产加工传统速冻企业和农林牧渔企业,以及餐饮供应链平台,还有产业中下游本就针对C端的生鲜零售企业和餐饮连锁店等企业,当然还不乏有中途进场,跨行业的新面孔。
不同道路的玩家有不同入局理由,也带着不一样的目标,在这一新赛道上各有布局谋略。
接下来,本文将从速冻企业、生鲜零售平台、餐饮中央厨房和微波速食类,这四大类型中,各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大致从产业规模、供应链、预制菜单品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分析其在预制菜赛道中的优劣势。
速冻巨头安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