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P许可证与EDI许可证办理全解析
一、核心办理材料清单
ICP许可证(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企业基础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经营范围需含“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或“互联网信息服务”)。
法人身份证及股东身份证明(自然人股东提供身份证,法人股东提供营业执照及章程)。
公司章程及股权结构说明(需加盖工商局档案查询章)。
技术与人员材料
至少3名员工近1个月的社保缴纳记录(需含计算机专业人员)。
域名证书及服务器托管协议(服务器需位于境内,域名以公司名义备案)。
业务与安全材料
网站说明书(需体现有偿信息服务或广告等经营性内容)。
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报告(需加盖公章)。
EDI许可证(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许可证)
企业基础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经营范围需含“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或“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
法人身份证及股东身份证明(自然人股东提供身份证,法人股东提供营业执照及章程)。
公司章程及股权结构说明(需加盖工商局档案查询章)。
技术与人员材料
至少3名员工近1个月的社保缴纳记录(需含计算机专业人员)。
域名证书及服务器托管协议(服务器需位于境内,域名以公司名义备案)。
业务与安全材料
网站说明书(需体现多商家入驻、在线交易等电商模式)。
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报告(需加盖公章)。
若涉及在线支付,需提供与支付机构的合作协议。

二、办理流程详解
1. 资质准备与材料整理
确认企业注册资金≥100万元。
确保企业为纯内资(外资需额外审批)。
完成网站备案,域名以公司名义备案,服务器位于境内。
2. 线上申请提交
登录工信部“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注册企业账号。
选择对应业务类型(ICP选“互联网信息服务”,EDI选“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
上传电子版材料(需加盖公章),包括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股东信息、社保证明、域名证书、服务器托管协议等。
3. 初审与补正
提交后5-7个工作日内反馈初审结果。
若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需按通知修改并重新提交。
4. 实质审查与领证
ICP许可证:实质审查约20-30个工作日,期间可能电话核验法人或现场检查。
EDI许可证:实质审查约45-75天(含系统安全性评审),期间可能电话核验法人或现场检查。
审核通过后,ICP许可证以PDF形式下发,EDI许可证邮寄纸质证书。
许可证有效期5年,需每年1-3月进行年报。
三、注意事项
自行办理周期
自行办理周期约60-90天,代办可缩短至1.5-2个月。

网站持续运行
网站需持续运行,备案信息与主体一致。
外资企业限制
外资企业需额外满足股权比例限制(非试点地区外资≤50%),且需通过特殊审批流程。
材料真实有效
申请企业提交的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并加盖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