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商投资公司如何申请ICP许可证和EDI许可证,申请材料以及申请要求是什么?
外商投资公司申请ICP许可证和EDI许可证需遵循中国相关法规,满足境内注册、外资比例限制、注册资本、人员配置、技术及备案等要求,并准备企业基础、业务相关及外资特殊材料,按流程经工信部初审、商务部备案、工商登记后,最终向工信部提交申请。
一、申请条件
公司资质要求
必须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法定代表人需为中国大陆公民,且无犯罪记录。
经营范围需明确包含“增值电信业务”或“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外资比例限制
ICP许可证:非试点地区(如非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试点地区允许外资控股,但需满足“内外资一致”管理标准(如数据本地化、服务器境内等)。
EDI许可证:外资持股比例限制较少,试点地区允许外资控股。
注册资本要求
全国或跨省业务: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认缴制,无需实缴)。
省内业务: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认缴制)。
人员要求
至少配备3名员工,并提供近1个月的社保证明(含技术岗位)。
技术负责人需具备网络安全认证(如CISSP、CISP)或3年以上网络安全管理经验。
技术及备案要求
服务器必须位于中国大陆,并提供IDC托管协议及机房证明。
域名已完成ICP备案,备案主体与申请企业一致,且域名有效期需≥6个月。
需建立完善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数据安全制度、应急预案等。

二、申请材料
企业基础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加盖公章)。
法人身份证扫描件(加盖公章)。
公司章程及股权结构图(需穿透至最终自然人或国资股东,注明外资比例)。
中方股东营业执照副本或自然人身份证扫描件。
外方股东证明材料:境外商业登记证书(需公证+中文翻译)、近3年财务报表(公证+翻译)。
业务相关材料
域名证书及ICP备案号截图。
服务器托管协议(国内IDC服务商)。
业务发展计划及技术方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文件(含数据安全制度、应急预案)。
依法经营电信业务承诺书(通信管理局模板)。
外资特殊材料
外方股东电信业务运营经验证明(如适用,外方股东中占比最大者需占外方总出资额的30%以上)。
《外商投资经营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需先向工信部申请)。
《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务部备案后获取)。
三、申请流程
工信部初审
提交材料至省级通信管理局,审核通过后报工信部。
审核周期约20-60日,通过后颁发《外商投资经营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
商务部备案
凭审定意见书向商务部申请《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审核周期约15个工作日。
工商登记
凭批准证书向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申请注册登记,确保经营范围包含“增值电信业务”或“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
许可证申请
向工信部提交最终材料,申请ICP/EDI许可证。
审批周期约40-60个工作日,通过后颁发许可证,并在备案管理系统公示。
四、注意事项
试点地区政策优势
北京、上海、海南、深圳等试点地区允许外资控股,审批效率更高,流程可能加速。
但需注意数据必须本地化存储,涉及数据出境需遵守《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

禁止领域
新闻、教育等禁止外资控股的行业无法申请ICP/EDI许可证。
合规要求
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网站内容需符合中国法律法规,不得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或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