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发文:医院禁止聘用无规培证医生!无规培证不能从事临床工作,不能参加资格考试…
导读
假如没有规范培训,医学生毕业后直接去临床,又有多少医院敢用?
六月二十八日,河南省公布了2023年规培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三个要求引人注目:
第一,要重点招收应届毕业生,优先考虑省内4所高校(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的学生,因为他们的通过率高于平均水平。
第二,再一次强调,凡2020年以后毕业的医学生,无规范培训证书不能从事临床工作,也不能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第三,禁止医院聘用无规培证医师,对非法聘用无规培证住院医师的单位进行严肃处理。
规范化培训是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旨在使医学生在毕业后接触到更规范的诊疗程序,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记得当年实施培训政策的时候,有一句深入人心的响亮口号:“刚毕业的医学生去协和工作是协和的水平,去县医院工作只是县医院的水平,培训的初衷是为了平衡这种情况”。通过三年的系统临床实践,让医学生培养出具有较高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在缓解医学生就业压力的同时,为下级医院输送**人才,这是这项政策得到*高认可的原因。
这一制度的初衷可以说是好的,只是经过几年的实施,慢慢地有些渐渐变了味,走了形。
所谓“铁科,流水培生”。毕竟这些流水培训生以后大部分都不可能留在这个科室工作,但是呆了两三个月就会成为*熟悉的陌生人,所以教老师不用担心赶时间压榨。因此,无论是社会培训还是研究生培训,很多培训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日复一日地在医院底层挣扎。
曾经,成都某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培训生在网上发布了一份“没有固定工资收入承诺书”,引起了群体的激情和愤怒。医院的许多研究生报告说,他们被过度“压榨”成了“免费劳动力”。
本来是一种系统的医学人才培养,结果往往成为大医院超低成本的劳动力。
事实上,国家对培训生有补贴。中央政府每人每年3万元,每月约2500元。一般来说,培训生一个月3000多元,也就是说,医院只需要几百元就可以招收一名本科毕业生。
这是一家有良心的医院。有些医院3万元要扣1万元教学。只有研究生助学金一年6000元,相当于从医院财务部门走。或者只有规培生单独值班,医院才会给一些钱。
有一次某医院专硕一分钱不加,学生去闹事后一个月发200元,200元不多,但是极具侮辱性。
从各方面了解到,在医院领导看来,培训生的知识储备和临床技能相对不足。他们在医院学习,给予相应的待遇仍然不值得。应对和安慰已经成为主要的待遇方式。
规培生拿到*少的工资,做*多的工作,有这么低的劳动力,谁愿意花更多的钱去招医生?
那么,你看,现在三甲医院的一些临床科室,少了规培生,还能轻松运转吗?
有同行爆料,有医院神经内科,一个病房早上交班,只有两三个主任医师,十几个培训生和研究生。如果他们都走了,只有三个主任医生,甚至没有主治医生。
因此,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两个问题:
第一,规培生超负荷高压工作现状。
可以说,培训生已经取代了医院的住院总经理。常年在医院吃饭生活。无休止的病人,无休止的病历,无休止的医嘱,日夜坚持,努力奋斗。
对于培训生来说,医院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客气地说,上级医生会用病人的生命安全来道德绑架他们。往往无法保证培训生应得的利益被肆无忌惮地压榨,但作为培训医生,他们必须无条件服从,否则他们对患者不负责任,罪恶极大,不配当医生。近年来,培训生过度劳累和死亡时有听说:
2015年3月,浙江邵逸夫医院,一位20多岁的厉熔英博士,下夜班回宿舍后猝死;
2017年6月,还是浙江邵逸夫医院,还是陈德灵,一位年仅20多岁的规培医生,猝死;
随后,2018年3月,江苏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规培研究生顾健在连续工作15小时后猝死。
这些训练生猝死的事件,就像一朵浓密的云,压迫着每一位医生的心。虽然猝死者可能与个人身体素质有关,但教师和学生作为培训医院和科室的感受在哪里?人文关怀在哪里?
二是规培带教质量堪忧。
一科十几个规培生,两三个主任医师,规培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许多规培基地医院对临床教学并不十分重视,因为临床教学质量并非评价医院质量的指标。
因此,培训制度并不意味着它有多糟糕,但至少应该进行一些改革。改革的不是医学生,而是整个医学教育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每个人都只在乎每年的招生规模扩大了多少,申请了多少项目,申请了多少教学老师的学者称号,为医院发表了多少高分论文,却没有人在乎我们的规定培训教学是否合格。我们的学生能否胜任走出学校,踏上临床独立实践?
诚然,客观地说,虽然规培弊病很多,但也并非一无是处。
假如没有规范培训,医学生毕业后直接去临床,又有多少医院敢用?
如今,在医患关系下,患者的权利过于明显。临床实习才一年,能学到几何?毕业后实习,确实大部分医学生都不尽如人意,这是医学毕业生自己呈现的事实。
事实上,在没有培训制度之前,很多大型三甲医院都是为新入职的医学生轮换部门进行“培训”。华西医院是第一家,然后觉得这种模式可行,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到目前为止,强制培训是不允许的。
记得刚毕业去医院的第二年,在三甲医院学习的时候,真的很努力。当时医患关系没有现在复杂,老师敢放手。一个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所有的事情都由我的主管医生负责。*多一个人要照顾七八个病人,写病历,记录病程,晚上有一线班值班。一年四季在科室吃饭生活一点都不夸张。当时没有电子病历系统,只是手写,一份病历至少要写一个小时。轮到我值班了,我睡在值班室,在值班室看两张床,轮到我熟悉的医生了。
说实话,病人需要一个好医生,但是好医生都熬过来了,都是千击万磨过来的,里面的悲伤都有自己的经历。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历尽艰辛,在风雪中奋发图强。观察事物,不仅要看到好的一面,还要看到消极的一面。相应的成本,具体是什么,往往不会马上出现,但你要清楚,成本一定是存在的。
人们应该能够抵抗事物。这个世界上没有安静的岁月,尤其是医生,他们必须知道如何为自己想要的东西牺牲什么。先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再磨砺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生活先追求自己需要的,再追求自己想要的。但是这个过程一定不能反过来,否则你会很痛苦。
当然,毫无疑问,关于培训的问题是存在的,应该得到认可和面对。目前*突出的问题体现在培训生学习临床知识不足、压力大、待遇低。培训生似乎有波粒二象,工作时是医生,发钱时是学生。
建立规范医生制度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住院医生的规范化培训确实可以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提高临床技术,锻造住院医生的同质化水平,这是一件好事。然而,一本好经是错误的。很多医院以培养学生为名,将规范培养学生作为免费的承包商,这违背了制度的初衷。每天无休止的超负荷工作,换来的是极低的待遇,不尊重的日常生活,没有出路的未来,甚至经常发生规范培养学生被打而无人问津的事件。没有温暖的人类培训,生命就会到生命的终结束。
在这种模式下,选择学医的**大学生必定会越来越少,以后的医生也必将会越来越少,到*后,可能就没有多少医生了,至少没有多少**人才愿意从医了,我们应该看到这一点。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医生越来越多,就应该在各种方面改善医学生行走的大道,排除掉这些问题,我相信医学生会用脚投票。
多年以后,医生多了,工作压力小了,**人才从医的就会多了,自然医疗水平和工作效率也就提高了,医患关系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希望相关主管部门能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该做判断题的时候,不要让别人做选择题。或许,我们真的到了需要改善一些什么不可的时候了,为所有的规培生,也为所有的医生。
关于以下问题,欢迎交流哦1.变更、新增执业范围; 2、提前医美年限美容主诊备案3、医师IP打造,代注册三甲医院、某音黄V认证;4:医药护新注册(/过期激活注册) 5、医美机构视频营销、团购入驻;6、晋升中级、**课程 7、实习证明、三甲进修证明、8、全日制大专;9、主治评审/副主任评/主管护士评审 10、代办医美诊所、医院11、技能 VIP、药师VIP、中医新确有专长VIP, 12、初级/中级卫生资格代报名 ;13.口腔机构抖音报白/开通团购;14医美机构抖音报白/开通团购15.医美诊所装修意见咨询等;欢迎家人朋友们了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