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砍单手机厂商远不止苹果一家,事实上,消费电子领域近一年来的信息流中,砍单的新闻就像是过去街头巷尾的牛皮癣广告般随处可见。据郭明錤不久前透露,国内各大安卓手机品牌今年迄今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2022年原出货计划的20%。
通常,砍单意味着市场需求慢于终端厂商的预期,而各玩家纷纷下调预期,将清库存提到更高优先级,则是对市场疲软的直接反馈。而范围如此之大的砍单潮,或许意味着手机消费市场步入存量之际,玩家们已然放弃了寻求增量的挣扎,转由更为稳妥的打法保本谋生。
同样的案例,PC赛道有过之而无不及。近日,老牌PC厂商戴尔被曝出第三季度显示器及笔电面板需求将下调50%。显示器面板及笔电面板同PC终端产品高度绑定,这意味着戴尔几乎是砍掉了50%的产品线。
手机砍单潮、戴尔大肆裁撤产品线的背后,是消费电子红利时代衰退的必然。以PC为例,当下的PC无异于耐消品,几乎只服务于体量有限的核心玩家、生产力刚需群体,抑或是每年毕业季的那批学生。
而随着自知无法改变结构性问题的玩家们纷纷以砍单、清库存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冷空气”也由此被传递至上游供应链。
今年7月,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传出拟削减资本支出的消息,缩减幅度为原有计划的四分之一。上游供应链资本支出大头在于产能扩张,SK海力士此举很有可能流露出减产的趋势。
诡谲之处就在于,供应链企业往往签有长约“护体”,储存芯片亦是消费电子产业的通用芯片之一,当下全球缺芯浪潮尚未完全解决,纵使NVIDIA、AMD等硬件巨头也需就产能问题与各代工厂周旋,SK海力士的减产未免显得反常。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其对消费电子产业有着悲观预期,通过放缓扩张步调提前缓解未来需求与供给错配的风险。
同储存芯片类似,面板产业也具备较强的周期性,而在面板周期弱化的当下,面板巨头京东方也是动作频频。今年上半年,坊间传出京东方遭三星砍单的消息,而同期,数款搭载京东方面板的白牌显示器纷纷以极具性价比的价格出现在了各大3C直播间里。
如果将清库存视为京东方的“自救”,那么转型物联网,则可以看作京东方从消费电子赛道的“逃离”。今年以来,京东方不止一次声明将朝向物联网转型,ToB/ToG业务板块亦被提到了更高的层面。而渴望逃离消费电子赛道的供应链企业,远不止京东方一家。
以近日登陆科创版的MCU芯片企业中微半导为例,其计划募资的7.3亿元中,2.8亿元用于车规级芯片研发项目,1.3亿元用于物联网SoC及模拟芯片领域,再排除用于补充现金流的1.2亿元,留给消费电子的空间已被无限压缩。
换言之,消费电子产业疲软下滑的态势下,新能源汽车、工业物联网领域等板块,已然成为供应链企业新的出口。而一旦“逃离”消费电子成为趋势,赛道或将迎来更为严峻的寒冬。
02步入“后爆款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