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体现,是投资者进行项目最终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应切实做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占有充分信息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必选论证,做到编制依据可靠、结构内容完整、《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格式规范、附图附表附件齐全,《可行性研究报告》表述形式尽可能数字化、图表化,《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能满足投资决策和编制项目初步设计的需要。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管理相关政策文件及法律法规、规章1.政策文件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及说明》的通知(发改投资规〔2023〕304号)2.法律法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2017年第673号令)《政府投资条例》(国务院2019年第712号令)3.管理规章《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7年第2号令)《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国发〔2016〕72号)《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4年第7号令)《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概算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5〕482号)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1.报告作用是在项目建议书或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是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最重要的内容,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下阶段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依据。政府投资项目必须编制和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2.报告重点内容根据《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通用大纲(2023年版)》包括项目建设背景、规划政策符合性、建设的必要性、需求分析、建设内容、建设规模、项目产出方案、项目选址、要素保障、建设方案(含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用地用海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建设管理方案等)、项目运营方案(含运营模式、运营组织方案、绩效管理方案等)、项目投融资与财务方案(含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指标分析)、项目影响效果分析(含经济影响分析、社会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碳达峰碳中和分析等)、项目风险管控方案等。3.报告深度要求应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应达到内容齐全、数据准确、论据充分、明确的要求,以满足决策者审批需要。项目必要性论证充分、全面;项目需求分析详细、具体,套用建设标准正确、合理,项目开办规模依据充足。项目选址红线范围明确,建设条件调查分析详实。项目建设内容具体明确,各专业设计方案深度达标。项目组织方案和招标方案具体明确。投资估算采用分项详细估算、不缺项且深度达标,融资方案具体明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附有项目前期手续。4.报告规范要求根据国家发改委文件《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4年第7号令)规定,项目建议书批准后,项目单位应当委托工程咨询机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以及社会效益、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风险等进行全面分析论证,落实各项建设和运行保障条件,并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相关许可、审查意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格式、内容和深度应当达到规定要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含以下招标内容:具体招标范围(全部或者部分招标)、招标组织形式(委托招标或者自行招标)、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或者邀请招标)。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由项目单位按照规定程序报送项目审批部门审批,并应当附以下文件:(一)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选址意见书;(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用地预审意见;(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四)项目的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或者节能登记表;(五)根据有关规定应当提交的其它文件。《关于印发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投资审批管理事项统一名称和申请材料清单的通知》(发改投资〔2019〕268号)规定: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并应当附以下文件: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已列入相关规划的项目无需提供);选址意见书;用地(海)预审意见;节能审查意见(除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不满1000吨标准煤,且年电力消费量不满500万千瓦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涉及国家秘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的行业目录》外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及审核意见(重大项目);移民安置规划审核(涉及移民安置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审核意见(涉及影响航道通航的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及说明》的通知(发改投资规〔2023〕304号)给出了《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通用大纲(2023年版)》,在编写具体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可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大纲所要求的内容予以适当调整。对于建设内容单一、投资规模较小、技术方案简单的项目,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简化大纲中的有关内容。对于重大或复杂项目,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之前形成摘要,综述项目概况、可行性研究过程、主要和建议等内容。目前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还没参照编写大纲,根据行业特殊性及实际需要对编写大纲有关内容进行合理调整的基础上,制定适用具体行业或领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或实施细则。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步骤1.签订委托协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与委托单位,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的范围、重点、深度要求、完成时间、费用预算和质量要求交换意见,并签订委托协议,据以开展可行性研究各阶段的工作。2.组建工作小组根据委托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量、内容、范围、技术难度、时间要求等组建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小组。一般工业项目和交通运输项目可分为市场组、工艺技术组、设备组、工程组、总图运输及公用工程组、环保组、技术经济组等专业组。为使各专业组协调工作,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质量,一般应由总工程师、总经济师负责统筹协调。3.制定工作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范围、重点、深度、进度安排、人员配置、费用预算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并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4.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各专业组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包括向市场和社会调查,向行业主管部门调查,向项目所在地区调查,向项目涉及的有关企业、单位调查,收集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等各方面所必需的信息资料和数据。5.方案编制与优化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场址方案、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原材料供应方案、总图布置与运输方案、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方案、环境保护方案、组织机构设置方案、实施进度方案以及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方案等,研究编制备选方案。进行方案论证比选优化后,提出推荐方案。6.项目评价对推荐方案进行环境评价、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及风险分析,以判别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和抗风险能力。当有关评价指标不足以支持项目方案成立时,应对原设计方案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7.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各专业方案,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和优化之后,由各专业组分工编写。经项目负责人衔接协调综合汇总,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8.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形成后,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正式《可行性研究报告》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文件。2.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部门发展规划。3.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4.有关机构发布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规范、定额。5.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各方签订的协议书或意向书。6.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7.其他有关附件。
五、信息资料采集与应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有大量的、准确的、可用的信息资料作为支持。
一般工业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应逐步收集积累整理分析:市场分析资料、自然资源条件资料、原材料供应资料、工艺技术资料、场(厂)址条件资料、环境条件资料、财政税收资料、金融贸易资料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并用科学的方法对占有资料进行整理加工。信息资料收集与应用一般应达到如下要求:1.充足性要求占有的信息资料的广度和数量,应能满足各方案设计必选论证的需要。2.可靠性要求对占有的信息资料的来源和真伪进行辨识,以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准确可靠。3.时效性要求应对占有的信息资料发布的时间、时段进行辨识,以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特别是有关预测的时效性。
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结构1.总论2.市场预测3.资源条件评价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5.现址选择6.技术方案、设备方案7.环境影响评价8.投资估算9.融资方案10.财务评价11.风险分析12.研究建议
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人员资质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取决于编制单位的资质和编写人员的素质。承担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单位和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应具有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登记的资质等级证明。2.编制单位应具有承担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能力和经验。3.可行性研究人员应具有所从事专业的中级以上专业职称,并具有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历。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人员,应坚持独立、公正、科学、可靠的原则,实事求是,对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负完全责任。
八、《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格式1.《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排序(1)封面。项目名称、研究阶段、编制单位、出版年月、并加盖编制单位印章。(2)封一。编制单位资格证书。如工程咨询资质证书、工程设计证书等。(3) 封二。编制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管理负责人、法人代表名单。(4) 封三。编制人、校核人、审核人、审定人名单。(5)目录。(6) 正文。(7)附图、附表、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