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GB/T 18015.1-2017《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检测项目的分类解读,针对通信电缆特性进行说明:
一、导体性能检测
1. 导体直径
· 目的:确保导体几何尺寸符合标称值,影响电阻和信号传输性能。
· 方法:显微镜或激光测径仪测量单根导体直径,取平均值。
2. 导体直流电阻
· 目的:验证导体导电能力,避免因电阻过高导致信号衰减。
· 标准:GB/T 3048.4,换算至20℃时的电阻值(Ω/km)。
3. 导体断裂伸长率
· 目的:评估导体材料(通常为铜或铜合金)的延展性,确保加工和安装时的机械可靠性。
· 方法:拉伸试验机测试直至断裂,计算伸长率。
二、绝缘层检测
结构参数
2. 绝缘平均厚度
· 目的:保证绝缘层均匀性,提供稳定的介电性能。
· 方法:切片后显微镜多点测量取平均值。
3. 绝缘薄处厚度
· 目的:防止局部绝缘薄弱导致击穿或信号串扰。
· 方法:全周扫描检测小值。
材料性能
10. 绝缘老化前抗张强度
11. 绝缘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 目的:评估绝缘材料(如PE、PVC)初始机械性能。
· 标准:GB/T 2951.11,哑铃片拉伸试验。
14. 绝缘收缩
· 目的:验证绝缘材料热稳定性(如PE绝缘在高温下的收缩率)。
· 方法:加热后测量长度变化(如130℃×1h)。
15. 绝缘低温弯曲试验
· 目的:检测绝缘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柔韧性。
· 方法:-20℃下绕轴弯曲后检查开裂(参考GB/T 2951.14)。
三、护套层检测
结构参数
5. 护套平均厚度
6. 护套薄处厚度
· 目的:确保护套机械防护性能,防止磨损或外力损伤。
· 方法:千分尺或光学测量仪多点检测。
材料性能
12. 护套老化前抗张强度
13. 护套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14. 护套老化后抗张强度
15. 护套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 目的:评估护套材料(如PVC、LSZH)耐老化能力。
· 方法:空气箱老化(如70℃×7d)后测试性能变化。
18. 电缆低温弯曲试验
· 目的:验证成品电缆在低温环境下的安装适用性。
· 方法:-20℃下绕规定直径圆柱体弯曲后检查护套开裂。
四、屏蔽性能检测
4. 缆芯屏蔽编织的填充系数
· 目的:评估金属屏蔽层(如铜编织)的覆盖率,影响抗电磁干扰(EMI)能力。
· 方法:计算屏蔽层金属丝总截面积与屏蔽层表面积的比值(需显微镜观测)。
五、电气性能检测
8. 绝缘电阻
· 目的:检测绝缘材料介电性能,确保信号传输稳定性。
· 方法:500V直流电压下测量绝缘电阻(MΩ·km),参考GB/T 3048.6。
六、环境与安全性能
19. 单根电缆的火焰蔓延性能
· 目的:验证电缆阻燃等级,降低火灾风险。
· 标准:GB/T 18380.12(单根垂直燃烧试验)。
七、其他关键项目
· 电缆结构对称性(隐含要求):
o 对绞/星绞节距、绞合方向等需符合标准,确保信号传输平衡性(需专用设备检测串扰和衰减)。
试验方法依据
· 机械性能:GB/T 2951系列(如拉伸、老化、低温试验)。
· 电气性能:GB/T 3048系列(电阻、耐压试验)。
· 燃烧性能:GB/T 18380系列(阻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