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8377-2019《小便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是针对小便器节水性能与功能要求的国家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分级和限定值推动节水技术进步。以下是各检测项目的详细说明:
1. 小便器平均用水量
定义与目的
单次冲水消耗的平均水量,是衡量节水性能的核心指标,直接反映产品用水效率。
检测方法
· 测试条件:
o 水压:0.3MPa ±0.02MPa;
o 测试次数:连续冲水3次,取平均值(L/次)。
· 设备:高精度流量计(误差≤±1%),恒压供水系统。
判定标准
水效等级 | 平均用水量(L/次) | 说明 |
1级(高效) | ≤2.0 | 行业领-先水平,适用于节水认证 |
2级(中效) | ≤3.0 | 市场主流节水产品 |
限定值 | ≤4.0 | 市场准入低要求 |
2. 冲洗功能要求
目的
验证冲水系统的有效性,确保污物完全排出且无残留。
检测方法
· 模拟污物测试:使用100个φ3mm的尼龙球或类似替代物,冲水后检查残留数量。
· 残留量标准:
o 合格:单次冲水后残留≤3个;
o 高效要求:残留≤1个(适用于1级水效产品)。
技术改进
优化冲水阀设计(如虹吸式冲水)或采用高频脉冲冲洗技术。
3. 小便器水效等级
分级依据
根据平均用水量与冲洗功能综合划分等级:
等级 | 平均用水量(L/次) | 冲洗功能要求(残留量) |
1级 | ≤2.0 | ≤1个残留 |
2级 | ≤3.0 | ≤3个残留 |
应用场景
· 1级:高端商用/公共场所,追求极-致节水与清洁效果。
· 2级:普通民用或预算有限项目,平衡成本与性能。
4. 小便器水效限定值
强制要求
市场准入的低节水门槛,未达标产品禁止生产与销售。
· 平均用水量:≤4.0 L/次;
· 冲洗功能:残留≤3个。
意义
淘汰高耗水型号,推动行业整体节水水平提升。
5. 小便器节水评价值
定义
代表行业技术可达的领-先节水水平,用于节水认证和政策激励。
· 评价值:平均用水量≤2.0 L/次,冲洗残留≤1个。
技术实现
· 高频次短时冲水:通过感应控制实现“按需冲水”,减少无效用水。
· 空气注入技术:混合空气增大水流体积感,实际用水量降低30%~40%。
综合应用与检测流程
1. 样品准备:选取3台同批次小便器,安装标准冲水装置。
2. 冲水量测试:
· 在0.3MPa压力下,记录单次冲水量,取3次平均值。
3. 冲洗功能测试:
· 投放模拟污物,检查冲水后残留量。
4. 等级判定:
· 满足用水量与冲洗要求,方可标注对应水效等级。
常见问题与改进措施
问题 | 原因分析 | 解决方案 |
用水量超标 | 冲水阀流量调节不当 | 优化阀芯孔径,增加限流片设计 |
冲洗残留过多 | 冲水力度不足或管道设计缺陷 | 改进冲水角度,增强虹吸效应 |
感应阀误触发 | 传感器灵敏度设置过高 | 调整感应距离算法,增加防误触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