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双层焊接式屏蔽室是电磁兼容(EMC)领域中常用的高端屏蔽设施,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内外两层金属屏蔽体的协同作用,大幅提升对电磁干扰(EMI)的抑制能力。而内外屏蔽体之间的木龙骨并非简单的结构部件,其作用贯穿于屏蔽效能、机械稳定性、电气性能等多个维度,是双层屏蔽室设计与安装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从作用机制和安装要点两方面展开论述,结合工程实践与标准规范,深入剖析木龙骨的重要性及安装注意事项。
二、木龙骨在双层焊接式屏蔽室中的核心作用
双层焊接式屏蔽室的内外屏蔽体均为金属焊接结构(如冷轧钢板、铝板),中间需保留一定厚度的空气层或填充吸波材料。木龙骨作为中间层的骨架支撑体系,其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 结构支撑与空间分隔:维持屏蔽体的几何稳定性
双层屏蔽室的内外屏蔽体均为薄板结构(通常厚度为1.2-2.0mm),自身刚度有限,无法承受垂直或水平方向的荷载(如自身重量、外部压力、设备安装荷载)。木龙骨通过网格状骨架将内外屏蔽体连接成一个整体,承担以下结构功能:
· 承重支撑:将外屏蔽体的重量均匀传递至内屏蔽体或基础结构,防止外屏蔽体因自重下垂变形;
· 形状保持:通过固定的间距和规格(如30×40mm、40×50mm的矩形龙骨),维持屏蔽体的平面度和垂直度,避免因外力导致的凹陷或凸起;
· 空间界定:明确内外屏蔽体之间的空气层厚度(通常为100-200mm),为中间填充吸波材料(如泡沫吸波棉、铁氧体砖)提供固定空间。
举例:若未设置木龙骨,外屏蔽体的重量会直接作用于内屏蔽体的焊接点,导致焊接点疲劳断裂,屏蔽体出现变形,进而影响屏蔽效能(通常屏蔽效能要求≥100dB,变形会使效能下降20-30dB)。
2. 电气绝缘:保障双层屏蔽的独立性
双层屏蔽的核心优势是叠加屏蔽效能,即内外屏蔽体分别对电磁干扰进行衰减,总效能为两者的乘积(如内层效能60dB,外层效能60dB,总效能120dB)。若内外屏蔽体之间存在导电通路,两者会形成一个“等效单层屏蔽体”,效能仅为两者中的最大值(如60dB),完全丧失双层屏蔽的优势。
木龙骨的高绝缘电阻(通常≥10¹⁰Ω·m)是实现电气绝缘的关键:
· 木龙骨作为中间支撑,避免了内外屏蔽体的直接接触;
· 屏蔽体因振动或变形产生微小位移,木龙骨的绝缘特性也能阻止电流传导。
标准要求:根据GB/T 31003-2014《电磁屏蔽室工程技术规范》,内外屏蔽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应≥10MΩ(用500V兆欧表测量),木龙骨的绝缘性能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核心保障。
3. 缓冲与减震:防止屏蔽体焊接点疲劳损坏
屏蔽室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振动影响,如:
· 门开关时的冲击力;
· 内部设备(如服务器、空调)运行的振动;
· 外部环境(如车辆行驶、施工)的振动。
这些振动会传递至屏蔽体的焊接点,若长期作用,会导致焊接点疲劳断裂(即“振动疲劳”)。木龙骨的弹性模量较低(约10GPa,远低于钢板的200GPa),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特性:
· 当振动传递至木龙骨时,其弹性变形会吸收部分振动能量;
· 木龙骨与屏蔽体之间的接触为“软接触”(通常垫有橡胶垫片),降低了振动对焊接点的冲击。
工程案例:某数据中心的双层屏蔽室未设置木龙骨,仅用金属支架支撑,运行1年后,外屏蔽体的焊接点出现多处裂纹,屏蔽效能从110dB下降至85dB,经检测,裂纹均由振动疲劳引起。更换为木龙骨后,运行3年未出现类似问题。
4. 辅助填充与防潮:优化中间层的性能
双层屏蔽室的中间层通常会填充吸波材料(如碳粉泡沫、铁氧体 tiles),以增强对低频电磁干扰的抑制能力。木龙骨的网格结构为吸波材料提供了固定框架,防止吸波材料因自重下沉或移位;木材的吸湿性(平衡含水率约12%)可以调节中间层的湿度,避免吸波材料因潮湿而降低性能(如泡沫吸波材料受潮后,介电常数会发生变化,吸波效能下降)。
注意:木龙骨的吸湿性是一把“双刃剑”,若木材含水率过高(>15%),会导致自身变形,进而影响屏蔽体的稳定性。安装前必须对木龙骨进行干燥处理(如自然晾晒或烘干),确保含水率≤12%。
三、木龙骨的安装注意事项
木龙骨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
1. 材料选择:确保材质符合要求
· 木材种类:应选用软质木材(如松木、杉木),其弹性好、重量轻,适合作为支撑骨架;避免使用硬质木材(如橡木、红木),因其弹性差、易变形。
· 含水率:木材的含水率必须≤12%(用含水率测试仪检测),否则安装后会因收缩导致龙骨松动,影响屏蔽体的稳定性。
· 导电性能:木材中不得含有金属杂质(如铁钉、铁丝),否则会降低其绝缘性能。安装前需对木材进行全面检查,去除所有金属杂质。
2. 结构设计:匹配屏蔽体的荷载要求
· 龙骨规格:根据屏蔽体的厚度和重量确定龙骨的截面尺寸(如1.5mm厚的钢板,龙骨截面可选用40×50mm);根据屏蔽体的跨度确定龙骨的间距(如跨度≤2m,间距≤600mm;跨度>2m,间距≤500mm)。
· 连接方式:龙骨之间采用螺钉连接(避免用钉子,因钉子易松动),螺钉的规格(如M6×50mm)应根据龙骨的截面尺寸确定,确保连接强度。
· 骨架稳定性:龙骨骨架应形成闭合的矩形网格(如600mm×600mm),增强整体稳定性;转角处应采用斜向支撑(如45°角的龙骨),防止骨架变形。
3. 绝缘处理:杜绝导电通路
· 接触面绝缘:在木龙骨与内外屏蔽体之间垫绝缘垫片(如橡胶垫片、绝缘纸),垫片的厚度≥2mm,覆盖龙骨与屏蔽体的全部接触面积;垫片的绝缘电阻应≥10¹⁰Ω·m(符合GB/T 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 龙骨间绝缘:若龙骨之间采用金属连接件(如角码),必须在连接件与龙骨之间垫绝缘垫片,防止金属连接件形成导电通路。
· 绝缘测试:安装完成后,用500V兆欧表测量内外屏蔽体之间的绝缘电阻,确保≥10MΩ;若电阻不达标,需检查绝缘垫片是否安装到位,或木材中是否含有金属杂质。
4. 安装顺序:确保精度与稳定性
· 第 一步:安装内屏蔽体:先将内屏蔽体焊接固定在基础结构(如混凝土楼板)上,确保内屏蔽体的平面度≤2mm/m(用水平仪检测)。
· 第二步:固定木龙骨:在内屏蔽体上标记龙骨的位置(根据设计图纸),用镀锌螺钉(防止生锈)将龙骨固定在内屏蔽体上,螺钉的间距≤300mm;固定时需用水平仪调整龙骨的垂直度(≤1mm/m),确保骨架平整。
· 第三步:安装外屏蔽体:将外屏蔽体焊接固定在木龙骨上,焊接时需采用点焊(避免连续焊接导致龙骨变形),点焊的间距≤150mm;焊接完成后,用锤子轻敲外屏蔽体,检查是否有松动(若有松动,需补焊)。
5. 防火与防腐蚀:满足安全要求
· 防火处理:木龙骨属于易燃材料,屏蔽室的防火要求通常为B1级(难燃材料)。安装前需对木龙骨进行防火处理(如刷防火涂料),涂料的厚度≥0.5mm,确保达到B1级标准(用防火测试仪检测)。
· 防腐蚀处理:木龙骨与屏蔽体的接触部位(如螺钉孔)容易受到腐蚀(如潮湿空气、冷凝水),需用防锈漆或镀锌层进行防护;若屏蔽室位于潮湿环境(如地下室),还需在木龙骨表面刷防潮漆,防止木材受潮变形。
6. 变形控制:预留收缩间隙
木材具有湿胀干缩的特性,安装时需预留一定的收缩间隙:
· 纵向间隙:龙骨的长度方向(沿屏蔽体的高度方向)预留5-10mm的间隙,避免因收缩导致龙骨弯曲;
· 横向间隙:龙骨的宽度方向(沿屏蔽体的长度方向)预留3-5mm的间隙,避免因收缩导致骨架变形。
7. 验收检查:确保安装质量
安装完成后,需进行以下验收检查:
· 结构稳定性:用手推或敲击屏蔽体,检查是否有松动;用水平仪检测屏蔽体的平面度(≤2mm/m)和垂直度(≤1mm/m)。
· 绝缘性能:用500V兆欧表测量内外屏蔽体之间的绝缘电阻(≥10MΩ)。
· 屏蔽效能:用电磁干扰测试仪(如频谱分析仪)检测屏蔽室的屏蔽效能(≥设计要求,如100dB)。
· 防火性能:用防火测试仪检测木龙骨的防火等级(≥B1级)。
四、
双层焊接式屏蔽室中的木龙骨并非简单的结构支撑部件,其作用涵盖结构支撑、电气绝缘、缓冲减震、辅助填充等多个维度,是保障屏蔽室性能的关键环节。安装时需严格遵守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绝缘处理、安装顺序、防火防腐蚀等注意事项,确保木龙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工程实践中,木龙骨的安装质量往往被忽视,导致屏蔽室出现变形、屏蔽效能下降等问题。必须加强对木龙骨安装的监督与验收,确保每一步都符合标准规范(如GB/T 31003-2014)。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双层焊接式屏蔽室长期稳定运行,为电子设备提供可靠的电磁防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