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由食品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多家**机构联合起草的《纸类食品接触材料用造纸化学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T/CNFIA 247-2025)正式发布并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为纸类食品接触材料领域的安全检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引发食品包装行业和第三方检测市场的广泛关注。
标准出台背景:聚焦食品接触安全,筑牢健康防线
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健康,而纸类材料作为食品包装的常用载体,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造纸化学品(如干强剂、施胶剂、絮凝剂等)可能残留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种具有潜在健康风险的化学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对造成危害。
此前,行业内针对造纸化学品中丙烯酰胺的检测缺乏统一标准,不同检测机构采用的方法各异,导致检测结果可比性差、数据可信度不足,给企业质量管控和市场监管带来诸多难题。在此背景下,T/CNFIA 247-2025标准的发布填补了行业空白,为丙烯酰胺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标准核心内容:覆盖多类化学品,检测流程全规范
1. 适用范围广泛,覆盖主流造纸化学品
标准明确适用于干强剂、纤维增强剂、纤维改性剂、助留剂、助滤剂、施胶剂、絮凝剂、胶乳等各类纸类食品接触材料用造纸化学品,基本涵盖了造纸过程中常用的化学助剂,满足企业多样化的检测需求。
2. 检测原理与技术细节清晰
采用液相色谱法作为核心检测手段,通过“样品溶解/提取→沉淀净化→离心过滤→色谱分析”的流程实现丙烯酰胺的定量测定。具体包括:
- 样品前处理:根据化学品类型(水溶性液体、非水溶性液体、固体颗粒等)制定差异化处理方案,如水溶性样品用水溶解后经沉淀,非水溶性样品用超声提取,确保目标物充分分离。
- 色谱条件:采用离子排斥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3.6mmol/L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25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198nm,保证丙烯酰胺的分离与定量。
- 定量方法:采用峰面积外标法,通过0.2mg/L~10mg/L的标准工作曲线实现定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性能指标明确,保障检测可靠性
标准对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作出明确规定:

要求在重复性条件下,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差值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确保检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标准发布意义:规范行业发展,护航食品安全
1. 统一检测标准,提升数据公信力:标准的实施结束了丙烯酰胺检测方法“各自为战”的局面,使不同机构的检测结果具备可比性,为企业质量控制、市场监管和产品进出口提供可靠依据。
2. 强化风险管控,保障消费者健康:通过测定造纸化学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帮助企业及时排查原料隐患,从源头降低食品包装的安全风险,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3. 推动行业升级,助力合规生产:标准为造纸化学品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质量控制指标,倒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选用低残留原料,推动食品接触材料行业向更安全、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第三方检测服务:专业赋能企业合规升级
作为深耕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领域的第三方机构,我们已升级检测能力,可依据T/CNFIA 247-2025标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
- 全品类覆盖:针对干强剂、施胶剂、絮凝剂等各类造纸化学品,提供定制化检测方案。
- 检测:配备液相色谱仪(带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超声波发生器等先进设备,严格遵循标准流程,确保检测结果可靠。
- 合规服务:结合标准要求为企业提供检测报告解读、质量风险评估及合规建议,助力企业快速满足标准要求,规避市场风险。
热搜关键词:食品接触材料检测、丙烯酰胺检测标准、造纸化学品安全检测、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包装安全新规、T/CNFIA 247-2025解读
有相关的检测需求,可以联系我们,获取专业检测服务,让产品合规更安心!
联系人:邹工
——————————————————————————————————————————————

相关资讯
造纸化学品在纸类食品接触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改善纸张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使用性能,提高纸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例如,干强剂可以提高纸张的强度,施胶剂可以赋予纸张抗水性,助留剂可以提高纤维和填料的留着率等。部分造纸化学品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入丙烯酰胺,如某些聚丙烯酰胺类助留剂、絮凝剂等,在合成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丙烯酰胺单体残留。这些残留的丙烯酰胺若含量过高,不仅会影响造纸化学品本身的质量稳定性,更会通过纸张迁移到食品中,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在以往的市场抽检中,曾多次发现部分纸类食品接触材料产品存在丙烯酰胺迁移量超标的问题,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担忧。加强对造纸化学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检测和控制,从源头杜绝丙烯酰胺超标的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是保障纸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的根本措施。团体标准 T/CNFIA 247-2025 的实施,将促使造纸化学品生产企业加强质量控制,减少丙烯酰胺残留,也为纸张制造企业和食品包装企业提供了原材料质量检测的依据,有助于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安全管控体系。
团体标准 T/CNFIA 247-2025 的实施,也为行业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标准的实施意味着需要投入资金购置检测设备、开展人员培训,短期内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这对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项挑战。但从长远来看,标准的实施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提升竞争力的机会。中小企业可通过严格执行标准,改善产品质量,摆脱以往 “低价竞争” 的困境,凭借符合标准的安全产品进入中高端市场。和行业协会也可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例如,可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购置检测设备;行业协会可组织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解读和技术指导,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掌握标准要求,提升质量控制能力。通过政策扶持和行业协作,中小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标准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团体标准 T/CNFIA 247-2025 在实施过程中,还需注重对标准执行效果的评估,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判断标准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为标准的后续优化提供依据。执行效果评估可从多个维度开展,例如,从质量安全维度,评估标准实施后造纸化学品中丙烯酰胺超标的发生率是否下降,纸类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酰胺迁移量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从行业发展维度,评估标准实施后行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是否得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是否增强;从消费者权益维度,评估消费者对纸类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满意度是否提高,相关质量投诉是否减少。评估过程中可采用数据统计、问卷调查、企业访谈等多种方法,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形成、客观的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标准制定部门可针对性地调整标准内容或制定配套政策,确保标准能够持续发挥作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